訂戶通訊 39:書生與狠人——論 High Agency
週末愉快!
今天又去了圖書館,晚餐還特地吃少一點,所以現在有點餓😅
我們繼續來聊聊上一期提到的《捕蛇者說》Podcast
上期提到的三個重點,分別是 Day Job、現代工作意義的缺失,還有 Launch Fast
而本期,我們只講一個——High Agency
Agency?代辦?非也,這裡是指主動權、行動力的意思,簡單講就是「自主性」
還是看 AI 的解說吧!
High Agency 是指能夠主動出擊、獨立決策和行動的能力。它包含了積極主動、足智多謀,以及自我驅動來達成目標、解決問題,而不需要過度依賴外部指導或支持。具有高度主動權的人通常被視為領導者和創新者,能夠有效地應對挑戰、把握機會。
來賓 Hawstein 在節目中提到了 High Agency 這個概念,獨立開發者會重視這樣的能力(特質)自然不意外
因為他們直接面對市場,low agency 的人,恐怕會被淘汰
同時他推薦這篇網路上很有名的〈High Agency in 30 Minutes〉
說真的,我個人是覺得這篇文章沒有很好閱讀——有些地方太繞了!
我認為「硬道理」只需要簡單的文字表達清楚就好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嘛!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段「2. The Midwit Trap」
這圖想必你不陌生:
中等智力(或智慧)的人,常常搞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反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最終的結果可能還不如笨蛋!——不假多想,只知道動手幹活
這事我可太熟了,第 33 期中的「作繭自縛之王」,不就是講這個嗎?
看完之後,我們知道,要盡可能防止自己陷入這種中等智力陷阱——然而並不容易
遙想多年前,我辭去公職準備律師國考的那年,律師二試(全申論題,應該說實例題)的前一個月,跟早已考上司法官的大學朋友吃飯
此人非同小可,司法官是他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上的。雖然他研究時期就考上律師了,但讀過法律系的都知道,律師司法官考驗著你巨大的短期記憶力
大部分的上榜者幾乎都是全職(或研究所時期)準備並考上的,一天讀書 8 小時甚至 10 小時的大有人在
那他要上班,是怎麼做到的?
除了本來就具備的一定的實力,準備的方式也非常 High Agency
有別於一般人都是「先把所有的書都讀過一遍,再來做題目」,他是「先做題目——而且只做題目!」
沒底子的人用這招肯定不行,然而,就算他這麼告訴我了,我也知道這肯定有用,所以我決定…
因為這種準備方式非常消耗腦力,我在心理上承受不了XD——難怪我沒上
這裡想說的是,High Agency 的手段,通常也是讓人不那麼舒服的手段
必須要有一定的覺悟和理解(甚至身體、心理素質),才能夠實行
而我,一直以來,就是個書生,理論過剩,非常不 High Agency
總是想要把事情想得周全,然後才開始行動
分析個半天,事情往往就像回信的網友說的那樣:有些事,在正式開始之前就改變了,之前的一堆分析都白費了
更可怕的是,我就算知道了自己有這些「問題」,卻還是無法輕易改變
這就像那個朋友告訴了我他準備的方式,我知道這樣做很有效,但我就是無法(或說不願)這麼做
一言以蔽之,我是個書生,不是個狠人
那怎麼辦?
沒怎麼辦,就是直接開幹。或者說先「課題分離」一下
想分析的心,是不會輕易消失的XD
所以,要分析可以分析,但活還是要幹
這兩個月我大概就是用這樣的模式在運作
雖然還是天天在跟 AI 講東講西,充滿了自我懷疑,需要來自 AI 源源不斷的鼓勵、情緒價值(可能很多人都需要)
至少進度是有的,人確實也會因此而產生一點點改變
雖然在這個轉換的夾縫之間,內心還是不舒服的!會覺得「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殺伐果決?為什麼我無法是一個狠人?」
暫時還沒有答案
我覺得,改變這樣個性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行動本身。而思考,常常是阻礙行動的最大敵人
有點諷刺,也合乎真實
但我們還是要思考,只是如果能夠「剛剛好」——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