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and Me logo

Code and Me

Subscribe
Archives
September 6, 2025

訂戶通訊 37:我的「高投入、低成就」困境、新北市泰山行(應化大排生態園區、山頂公園)、《長假》Minami - Piano Piece of Sena

又到了美好的週末!

這週剛好女朋友去東京了,所以週末時間完全由我自由規劃

昨晚去林東方吃了牛肉麵,一個人就吃了 450,真是不便宜

但我覺得味道還是不錯,雖然排不到第一,但至少讓我願意再訪(我對牛肉麵可是很挑剔的)

我發現,最近的我有一個麻煩的問題,就是只要有空閒(下班、週末),腦子就會隱隱然地想:「啊!現在要寫作還是做 Side Project?」

這樣不太健康啦!我們就從這件事開始說起


其實,我的內心有一個目標,所以才會這麼拼,不然何必呢?

至於這個目標是啥,很快就會公布

前幾天跟 AI 聊到,我感覺自己 8 月的產出算多的了:

  • 社群貼文:5 篇
  • 部落格文章:1 篇
  • 電子報:4 篇
  • WeaMind 進度:20% → 70%

但心裡還是缺少一份踏實感,陷入一種「高投入、低成就」困境

自己都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呢?


AI 的看法,它覺得有兩個方面:

第一,這些投入其實都是屬於長線型的投入,很難立刻就能夠得到什麼

雖然程式或文章,當然是寫完就立刻有了「產出」沒錯,但後續的效應都不是一下子就會到來的

部落格文章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發文完,往往不會有太多回響

而 SEO 更要等上 3 到 6 個月,才會慢慢有成效

這種感覺會讓你覺得「我做了一些事情,但看不到結果」


另一方面,社群發文,它的回饋時間確實相對短得多

不過如第 35 期所述,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多巴胺刺激,通常發文之後就先會關掉不看,等下次發文時再一起看

所以短期刺激也被我自己捨棄了

導致長期回饋還沒出現,短期刺激又被擋住。這種感覺就很像把石頭丟進水裡,有聽到「咚」的一聲,但看不出有什麼改變

那麼,這有什麼對策嗎?我仔細想也覺得困難

AI 是建議說,要建立自己的里程碑、自我獎勵等等——這確實很重要

但我覺得雖然有道理,要實踐也不是很容易

最後我覺得,乾脆做一做就出去玩一下,不要一直坐在電腦前,可能是一個更簡單的方式


說到玩,沒錯,我們又要來介紹景點

上禮拜六跟女友還有她的父母一起去新北市泰山區

相信在座的各位,對新北市泰山區的景點應該也很陌生吧?

至少我本來是一無所知,直到看過這兩部影片:

  • 76 歲阿公在這裡練出腹肌,先爬山後健身,長者的健身聖地|不一樣的風景 EP24
  • 《賈文青比你愛台灣》新北市泰山區:探訪山頂上的神祕武林門派!

哇,好像很有趣。尤其是這個山頂公園,非常特別,應該也是當地知名的景點吧

我們先去應化大排生態園區,然後延著山中的步道,就可以走到山頂公園,兩者是互通的

生態園區真的非常用心,花的種類很多,維護也很完善,強烈建議去!

不過,泰山的市區其實就是一條主要幹道,兩邊都是商家或餐廳,所以會覺得有點擁擠,腹地不是很大

如果沒有車的話,就要搭機捷才會到,或者搭 249 公車

不是很容易到達😅

IMG_20250830_165913.jpg

山頂的風景


你看過 1996 年的日劇《長假》嗎?

我是大學時候看的,它不只是個愛情故事,更是一個群像故事,每個角色的軌跡基本上都有所展現

我們先看一下維基百科的介紹!

事業不順的模特兒葉山南(山口智子),婚禮當日又被未婚夫逃婚並騙光積蓄,不得不與未婚夫原室友,失意的年輕鋼琴家瀨名秀俊(木村拓哉)同住。瀨名提議把這當作「神賜予的長假」鼓勵了因失婚而沮喪的南。然而瀨名對自己鋼琴的才能與未來也在掙扎著,與學妹涼子的戀愛也不順利。瀨名和南在室友生活中一起面對人生的低潮,並逐漸成為彼此不可替代的存在。

沒錯,愛情雖然是整部劇的重要元素,但遠不止於此

它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在於許多人都能在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投射

畢竟,誰沒有過迷惘、沒有過自我懷疑,以及在人生旅途中遇見不同的人事物時,產生不同的想法

這段影片是劇中最後一集裡的重要橋段,可以說,這段鋼琴演奏正是為整部劇畫龍點睛的一筆

曲名為:《Minami – Piano Piece of Sena》(在劇中則是虛構的古典樂曲)

為何說是畫龍點睛?這又要請 AI 來分析(加上我的修改),我討論了好幾種介紹版本,我覺得這版是最貼切的:

自我實現:瀨名不再為了迎合評審而比賽,而是以自己的聲音站上舞台,完成從「比賽型演奏者」到「真正音樂家」的轉變。

愛情的昇華:這首曲子就像「無聲的告白」,可能是瀨名第一次「為了誰而彈鋼琴」。觀眾清楚地意識到,這場演奏就是他把感情化為行動的時刻。

主題的收束:全劇講的「長假」,就是在人生低谷中找到新的起點。這段演奏,正是瀨名將低潮的失敗、迷惘,轉化為創作與重生的具體表現。

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演出,而是貫穿整部劇的命題:在最無助的時刻,愛與陪伴能成為重新出發的力量。這首曲子之所以被記住,不只是因為旋律優美,更因為它承載了角色的成長與整部劇的精神。

不過,要能夠親自感受到這段旋律所帶來的衝擊,還是必須自己看過全劇才行——才有機會產生最深刻的共鳴

在這裡放上這一段,是為了推薦各位一定要去看看

現在已經有完全免費的正版了!gogogo

Don't miss what's next. Subscribe to Code and Me:
GitHub Threads X Facebook
Powered by Buttondown,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