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and Me logo

Code and Me

Subscribe
Archives
June 20, 2025

訂戶限定 26:OpenAI o3 太強了、每星期走 7 萬步、軟體工程師的 AI 焦慮與期待

Crazy Diamond

大家好!發現已經三週沒有寫「訂戶限定」了

前兩週其實多少有思考,但覺得材料好像不是特別有趣,所以想想又停了下來

但怎麼說呢,要寫出有趣的東西,有時還是挺難的

而且我認為的有趣跟讀者覺得的有趣,未必相同。所以,還是寫一些,至少是我在乎的事情

目前決定盡量在星期五發刊,如果星期五沒有發,那這個星期就 pass。星期六、日會把精力留給部落格文章或直接休息


OpenAI 的 o3 真的很強大,我相信用過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它跟 o1 相比,體感上有顯著的差異,但這個差異並不只是來自於模型本身

o3 比 o1 明顯出色的地方,在於跟工具的結合是如此自然。講白了,就是他的搜尋能力與對搜尋結果的解讀與應用能力,可以說超越了大多數人

即使是認真的人,想要做到同樣的搜尋結果跟解讀,也要花費不少時間,讓人有點忘塵莫及


一個簡單的比較是,Grok 3 的 Deep Search,我之前在〈訂戶限定 13:Deep Research × SuperGrok × 鐵人賽頒獎典禮〉有提過,為了嘗鮮所以訂閱了他

但現在用 Deep Search 的次數比以前少很多,因為他就像是收集了一堆資料的大學生簡報

相比之下,但 o3 的回答猶如認真做了功課的研究生,非常流暢自然。真的沒比較沒傷害

一些軟體開發上的疑難雜症你問他,他就是可以出色地搜尋、出色地總結,然後給你一個很不錯的結果——尤其是對於來龍去脈的整理

最關鍵的是他所帶出來的參考資料,價值通常很高

如果你覺得不相信 AI,或者是覺得他跟你講的你不能 100% 確信,看這些引用的補充資料也會很有收穫

所以,讓做一次 Deep Search 還不如問一次 OpenAI 的 o3——速度還更快!

不過要特別注意,這個 o3 指的是「ChatGPT 網站上的 o3」

如果是自己接 API,或別人的服務用 o3 的 API,那整體戰力應該會差很多

畢竟單論 API 本身,只能算是個優秀推理型模型而已

這些搜尋能力與結合體驗,更多依賴 AI Agent 的良好設計


之前提過,在去年 9 月到今年 3 月這段職涯空檔中,有連續 5 個月,每個月都走了 32 萬步,一天超過 1 萬步

實際上,就算在工作之後,我發現自己每週的走路量其實依舊介於 7 萬步到 10 萬步之間

平常我吃完晚餐之後,通常會進行一定距離的徒步。有時甚至會從捷運南京復興站走到捷運古亭站,大約 5 公里左右,要花上一個多小時

之所以熱衷於走路,倒也不是覺得走路特別有趣——它確實讓人感覺放鬆

如果你看過一些研究,或是這一集的 BBC,每天走 7000 步以上,可以有效降低憂鬱症的發生機率——這並不讓人意外,而且門檻又是如此的低

只不過,在如此炎熱的台灣夏天,即使是晚上走路,可能部分人還是難以接受😅

這三週,因為天氣或其它因素,我假日都沒有出遠一點的門走路,心靈上就有一種「我沒休息到!」的感覺

或許這也是寫作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吧


現在有越來越多關於「AI 取代白領工作」的新聞,讓人煩不勝煩

動不動就聽到美國某某大廠又裁了多少人,因為要用 AI 取代人力

而軟體工程師被 AI 取代,更是其中的一級戰區XD,而且這行業本身就已經很熱衷於自動化

這幾個月以來,不管是 OpenAI 想要收購 Windsurf,還是已經紅了一年的 Cursor,還有更多 Agent AI Coding 工具的誕生,比如說 Cloud Code 或者是 OpenAI Codex

都有一種軟體工程師就是在海嘯第一排的感覺


儘管如此,少部分工程師仍然很熱衷於用 AI 開發——可能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不算厲害

這種感覺就是,對 AI 的興奮與期待,壓過了它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

雖然偶爾也會羨慕我的健身教練或是髮型設計師,至少這兩種職業在五年內,我很難想像會如何受到 AI 的影響與威脅

但相對的,我觀察他們對於 AI 的接觸或理解,就僅僅停留在興趣或休閒層面

有得有失!

而軟體工程師就不一樣了,我們有太多工具可以用(真變態)!用它們來強化開發能力,這爽度與體驗,絕非「興趣」一詞能夠比擬

你讓我選,我還是選擇威脅與潛力並存的世界


就目前情勢發展來看,要說沒多大影響,恐怕很難

我個人很不喜歡「AI 不會取代你,取代你的是會用 AI 的人」這類的言論——太過工具取向,也太 FOMO

不過在這樣的時代,完全不解理 AI,也不太使用 AI 工具,好像真的有一點點說不過去

不管怎樣,我都希望這個轉換過程是辛苦但快樂的,讓我可以暫時忘記被取代的恐懼☺️

Don't miss what's next. Subscribe to Code and Me:
GitHub Threads X Facebook
Powered by Buttondown,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