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ound Breathe
Subscribe
Archives
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August 12, 2023
Hi there, 就快四十了。近年跟身邊朋友聊,大家常會自嘲遇到中年危機(並以此解釋一個接一個牽重機),不時也看到網友討論。從 Google Trends 來看,2004~2006 年——五年級邁入中年,當時的中年恐怕也比現在晚——是台灣搜尋這關鍵字的高峰,2011...
收不進故事裡的可能性
August 5, 2023
Hi there, 我這代美式角色扮演遊戲玩家一定玩過《柏德之門》系列,日前三代終於發售,距離前作已 20 多年,智財權幾度易手、爭議,終於敲定讓製作《神諭:原罪2》的 Larian Studios 擔當。當初的國中生後來玩了那麼多遊戲,三代累積的期待高得難以想像,但最大的門檻恐怕還是,大叔如今根本沒有空集中投入...
愈來愈不堅持的事
July 29, 2023
Hi there, 我最近在讀《螺絲愈來愈鬆》,它的敘事分攤在幾個人物身上,單一人物再拆成一到六篇不等,大致按時序安排。我剛進入 1990 年代,目前為止還沒遇到性或性別方面的身分或認同議題,往後瀏覽,似乎也不會成為主線。 窩心之餘,本書倒不是完全沒有身分或認同議題,只是作者 George Packer...
有些事情不適合在馬堡街做
July 22, 2023
Hi there, 大約三月時,我左肩受傷,後來演變成沾黏。為了早日康復,我去看自費的物理治療。快四個月過去,左肩活動範圍微有起色,到底我會先習慣舉不高、搆不到的左手,還是左手的異狀會先沉默,我其實沒把握。...
誘惑的媒介
July 15, 2023
Hi there,...
模糊的誘惑
July 8, 2023
Hi there, 假使你近視,做愛的時候會戴眼鏡嗎?字級 12 點的印刷品,我裸視要拿到眼前 10 公分始能辨認,而我做愛幾乎都不戴眼鏡,因為眼前一片模糊,我更能投入其中、鄭重其事。...
反英雄之旅
July 1, 2023
Hi there, 感謝各位上週的回饋。之後會維持「每週不同題目,前後週不一定連貫」的形式,也會增加介紹單部作品的比例。 二十幾歲以前,我對恐怖片或驚悚片沒有特別高的興趣,直到跟男友同居數年、跟著他看,才有所接觸,甚至養出對這些片型的愛好(同時間接受的還有貓),尤其近十年 A24...
塔羅怎麼那麼準 | 拜託幫個忙
June 24, 2023
Hi there,...
處理資訊首重培養品味和劃界線
June 18, 2023
Hi there, 趁端午補班,在小琉球寫信給你。 近年看到不少比自己年輕的人談到,資訊湧入的速度,遠比他們吸收的速度要快;看到子彈筆記術和 Notion 的課程大賣;看到 Instagram...
社會運動系 | 改變留給有餘裕的人
June 10, 2023
Hi there, 籌備本電子報時,我打定主意遠離時事,連帶考慮從「脫節」之類的意象命名。初衷固此,有時真的很難抗拒為時事寫個 37 條點評,不巧情緒被帶動尤難,何況有些題目跟花蓮大西瓜一樣,時節一過就想不起來(或不想想起來?),例如畢業季。...
自我選擇的選民 | 御宅和同性戀原來是同期生
June 3, 2023
Hi there, 由於運氣或條件較佳而自認比別人快樂,這樣的人不見得明白快樂是怎麼回事,卻不難以天選之人自居——人選之人自居天選之人的,也不在少數。「選民」既是有資格選擇的人,也是蒙召獲選之人,加以分析,總不難發現各種選民都是自我選擇的產物。...
獨立思考就是設想怎麼說謊 | 不夠純粹反淪雜訊
May 27, 2023
Hi there, 本週日有整日行程,提前發信。 五月轉眼過去,我沾黏的左肩以抬手和外轉每週增加約五度的進程,慢慢恢復功能。吃了兩次在室、一顆珠寶盒的蛋糕,顯示為生日月很寵自己。陸續借了一落中亞史回來,極為緩慢地讀著。 不合當道...
白蘿蔔上太空 | 針對大眾的理解力說話
May 21, 2023
Hi there, 史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第一章第一句寫道:「預言或啟示,是神向人揭露關於某些事物的確定知識」,虧得史氏讀經班抽絲剝繭,原來預言或啟示來自人的想像,尤其藉助於「幻視」,做作一點叫「視覺化」。...
駕駛員的課題 | 進取和持守
May 14, 2023
Hi there, 上週提到,我所嚮往的大扮心靈,說穿了就是勇於冒險、俯仰無愧。要做到俯仰無愧,需盡力搜集當下可搜集到的資訊和知識,認清風險,下判斷,作取捨。確定的感覺始終是一種幻覺,明白這一點之後,就需要勇氣才能不止步於懷疑和批評。 《進擊的巨人》裡,調查兵團第 14...
每群人都有他們的36 | 無神世界的神明活動
May 7, 2023
Hi there, 黃山料生日一則買房貼文,嘲諷隨之四起。7 年前,《秘密讀者》做了一個專題「愛自己,為什麼要別人告訴你」,我貢獻了一篇〈說你想聽的故事你才聽?〉,提出「階級偶像」的概念,以 Paris Shih 為例,說明他怎如何闢出一條路線、抬轎各方順著頻道人設和主題各自努力,召喚出一群粉絲,在 Paris...
寺尾哲也和舞鶴寫尿 | 有消化才能評論
April 30, 2023
Hi there, 台灣文學講到「糞」,第一個關鍵字可能是「糞寫實主義」;講到「尿」,似乎是「喝尿者」。〈喝尿者〉寫了不少坐監苦況,但在小說中,「金門陳」主要是因為被刑求遭內傷才每日尿療,這個行為的意義則留給讀者細品。不論讀者品出(不)公義、懺悔還是同情,施沒有對喝尿再多著墨,遑論尿的物理性質或其他面向。...
做歷史書的筆記
April 23, 2023
Hi there, 寫完上週的信,不算查資料的時間,大概用去 2 小時,何況骨幹來自先前的推文。如果每篇都寫得那麼用力,大概撐不了多久,勢必得寫些不怎麼肯定、沒那麼熟悉的事物,或者記錄學習的過程,本週想談的屬於後者,或許你可以幫我想點辦法。...
友誼中的愛恨交織
April 16, 2023
Hi there, 我是 elek,這是我的電子報《Profound Breathe》的第一封信。前一封提了寫電子報的一些動機,這封信則想從《伊尼舍林的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聊友誼中的愛恨交織,旁及一點政治。 《伊尼舍林的女妖》結尾海灘戲結束時,鏡頭往後拉,McCormick...
對人生套用老媽測試 🤒
April 10, 2023
Hi there, 最近一邊在讀《大退場》,一邊「以終為始」,逆向推敲經手的產品該優先解決什麼問題。Bo Burlingham 的《師父》和《小,是我故意的》我都很喜歡,雖然目前經營的公司離書裡那些小而美的公司還很遠,但從現在起就實行已知較佳的實務作法,優雅退場的機會還是大些吧。...
Newer archives
https://elek.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