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管思維
Subscribe
Archives
現在是勞方市場
April 2, 2022
今天的很短,主要是幾句在讀完《零規則》後,對「人才」的幾個想法。 其實現在越來越像勞方市場,而不是資方市場。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媒體,遠距工作也變成新常態,資方要想留才,若還是扭捏作態,希望大家共體時艱,人才當然會離開,因為你已經在薪酬上不相信他了。...
長期思考,不在眼前
April 1, 2022
隨著公司越來越大,產品線越來越多,許多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要做「真正重要」的事情難度越來越高。還在小團隊時,重要的決策就是幾個人攻防一輪,很快得到結論後,就下去執行了。可人一多,產品一多,大家手上要背的業績就多,要兼顧的KPI就多。每個人工作時間還是8小時不變,改變的就是選擇該做什麼事情。...
Tech Lead跟我想的不一樣,但跟我在做的一樣
March 31, 2022
我本來以為「獨立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和「技術負責人(Tech Lead)」是同一回事,結果在閱讀了一些資料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技術經理人(Tech Manager)」,其實是「技術負責人(Tech Lead)」,而且還是做得不是很好的那個…😅...
DHH和Jason Fried的一些智慧
March 30, 2022
DHH和Jason Fried是SaaS界的名人,他們的代表作是「Basecamp」這個任務追蹤系統(Issue Tracking...
別搞錯「工作生活平衡」的定義
March 29, 2022
...
《異類矽谷》值得花時間細細品嘗
March 28, 2022
...
「源碼風格」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下)
March 27, 2022
「源碼風格」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上) 看得出會錯...
「源碼風格」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上)
March 26, 2022
軟體開發的復古話題 同事發起了一個討論議題:是否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源碼風格(code style)」,讓大家更好的解決問題或改善流程?...
「品質」這面鏡子讓我看到了什麼倒影?
March 25, 2022
今天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在講「什麼是品質」這個主題,特別是針對軟體產品而言,這是個大哉問。...
能「換位」才知道怎麼「思考」
March 24, 2022
一樣是幹部間的例行會議,討論到組員難以「換位思考」這件事。...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終
March 23, 2022
Prime(免運費)服務 Prime的起源,有一半是因為在傳統銷售業務的成長停滯,而另一半是來自於貝佐斯近距離對顧客需求的觀察。這個專案基本上就是貝佐斯的個人專案,所有人都不看好,但只好乖乖投入。但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不僅是個成功的案子,也"成功"的拉高了全世界電商的標準。...
Seth Godin 談客服
March 22, 2022
看了那麼多天的亞馬遜,今天稍微換個口味吧。另一個原因其實是,逆向工作法那本算是接近尾聲了,要再消化出新內容需要看更多內容了。😅 Peak customer service and the hospitality mindsetCustomer service is free-2Customer service...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9
March 21, 2022
當時看Google...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8
March 20,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7 發明機器 這一章開始會說一些Amazon產品研發時背後的重要記錄,重要的是,亞馬遜是怎麼看待「發明」這個詞。...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7
March 19,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6 逆向工作法 我們又再一次見識到貝佐斯借鏡軟體工程的設計,來解決管理上的問題。所謂的「逆向」,就是先寫出「新聞稿(Press Report,簡稱PR)」以及「常見問答(Frequently Asked...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6
March 18,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5 6頁報告 在亞馬遜開會時,大家簡短問候閒聊後,每個人就坐在桌子旁,會議室裡安靜無聲,人人不發一語。為什麼這麼沉默?因為每個人正忙著看完六頁報告,才能開始討論。跟大多數公司相比,亞馬遜更加依賴書面文字來發展和溝通構想,這項差異讓亞馬遜獲得龐大的競爭優勢。...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5
March 17,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4 可分拆的單一執行團隊 爆炸性的成長,很快的就帶來了爆炸性的依賴關係。不只是開發上的依賴關係,也包含組織/資源的依賴關係。人多事情就多,一心多用的需求,讓所有的發明及執行效率注定變得停滯不前。...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4
March 16, 2022
這本書的輸出,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多。我不曉得紙本書會有幾頁,但電子書竟然才80頁左右?!本以為我可以一篇就寫完這本書的精華,但越讀就越覺得含金量實在太高,不分享給大家實在很浪費。雖然這個主題可能會再持續個幾天,但它真的是解密了亞馬遜那些文化和制度的起源,絕對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3...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3
March 15,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2 招募人才...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2
March 14, 2022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1 強化領導原則的機制 能夠創造這些機制的行動就是:年度計劃,S-Team(直接向貝佐斯匯報的團隊)流程目標及以薪酬強化原則。 年度計劃...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1
March 13, 2022
亞馬遜(Amazon)是一個”變成”科技巨頭的公司,這對我們來說的意義很不一樣。 傑夫.貝佐斯(Jeff...
我們怎麼做出一個,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要求?
March 12, 2022
今天是短篇閒聊,也是我最近在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我知道我會找出答案的,只是現在還沒找到。 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怎麼做出一個,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要求?...
20年軟體工程師的20條忠告(下)
March 11, 2022
20年軟體工程師的20條忠告(上) 11. 資深和資淺工程師的差異,是表達的意見的品質 沒有什麼問題,是比資深工程師對於他們使用的工具或是開發軟體的方法,都沒有任何評論或意見,還來得嚴重。意見是否被認同,這是個人主觀及經驗問題,但 「沒有意見」完全就是等於「認知不足」的表現...
20年軟體工程師的20條忠告(上)
March 10, 2022
20 Things I've Learned in my 20 Years as a Software Engineer 標題我差點要說成是「開發者的20道陰影😅」… 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算一算我竟然已有19年的資歷了?!...
招募者的責任
March 9, 2022
...
Bill Gates 的對話式讀書
March 8, 2022
Bill Gates 的看書習慣,到今天再回顧一次,還是覺得受益良多。 看了一半就沒興趣的書可以「棄坑」嗎?揭Bill Gates看書的4個堅持,成就了今天的他 邊讀書、邊用自己的話做筆記,才能真正幫你讀懂這本書,才不會過目就忘。 「三思而行,百折不悔」,決定開始閱讀一本書後,無論如何都要把它看完! 身價超過...
怎麼訂一個真的會認真前進的目標?
March 7, 2022
「訂目標」這件事,一直是我很難突破心防的障礙。...
正職研發人員最大的價值
March 6, 2022
...
Bezos比軟體工程師更理解API
March 5, 2022
這篇看過的人不多,而且我也有新的消化輸出,所以分享給大家囉!😉 The Bezos API Mandate: Amazon’s Manifesto For Externalization | Nordic APIs |...
[公告] 請訂閱者注意電子報是否跑到垃圾夾中囉!
March 4, 2022
剛換到 buttondown.email 的服務,我也不是很確定它的品質有沒有真的比 Revue 好多少,但從後台看到的資訊發現,似乎有人沒收到信。 從跟 Revue...
技術經理人一定要訓練思考的3個能力
March 4, 2022
頂尖成功人士的思維模式 - YouTube 前幾年,我看了不少Dan Lok的影片,獲益良多。他的本名是「駱鋒」,1981 年生於香港,台灣、香港混血,現在他在加拿大生活,是位身價上億的企業家,同時也是位訂閱數破300萬的Youtuber、網路營銷專家,號稱 The King of High-Ticket...
技術經理人的自主練習
March 3, 2022
Knowledge, Innovation, Value and Wisdom - Knowledge management - Obsidian Forum 以下一張圖,可很清楚的比較出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是怎麼從「資料」變成「智慧」的:...
我們究竟在打什麼「績效」?
March 2, 2022
這篇是舊文,也請容許我服務一下新讀者,謝謝大家~😜 前兩週都在打績效,以每年才打一次績效的頻率來說,這是個必須很慎重,很仔細的反思的機會。...
「導師」該教什麼?
March 1, 2022
「導師」的角色 在一個健康的企業組織中,有一個導師計劃會被視為兩者的成長機會。導師有機會體驗對另一個人負責是什麼感覺,被指導的新員工得到一位專心致志的監督者,不會有其他人分散導師的注意力。...
你一定要用任務追蹤系統管理工項的4個理由(下)
February 28, 2022
你一定要用任務追蹤系統管理工項的4個理由(上) 細節看得清楚 用戶體驗好不好,固然跟實作者有直接關係,但更深的關係是來自於規格背後的原因。規格如果是「What」,那背後的需求就是「Why」。...
你一定要用任務追蹤系統管理工項的4個理由(上)
February 27, 2022
Revue 一直無法穩定的送信,因此接下來就改用 buttonedown.email 了。...
不用LeetCode,只要Show me the code
February 22, 2022
(由於Revue已經有兩次沒送出去的記錄了,因此今天開始會測試一下 buttondown.email 這個服務,如果用起來也順利的話,我就會開始慢慢改用buttondown。) 關於找新人這件事…...
「讚美」是一份技術活(上)
February 16, 2022
這篇是我本來一直就想寫的主題,也是靠著這次的大挑戰,終於踏出了這一步。篇幅比預定的長,希望能在兩篇解決掉,給大家記得住,用得上的實務技術。 周乃宏 這篇是我本來一直就想寫的主題,也是靠著這次的大挑戰,終於踏出了這一步。篇幅比預定的長,希望能在兩篇解決掉,給大家記得住,用得上的實務技術。...
《你會問問題嗎?》消化心得(上)
February 15, 2022
Leaders are readers. 尤其是領導技術型成員的經理人,在沒有領域知識的加持下,要領導他人,就得仰賴自己多方且深入的閱讀,並且在消化後化為輸出,才能擁有領導他人的底氣。 之後都陸續會有一 周乃宏 Leaders are readers....
真正的專業,背後都有不討喜的文字
February 13, 2022
這篇雖是舊文,但有些訂戶應該沒看過,所以請容我服務一下新讀者,謝謝~👻 周乃宏 這篇雖是舊文,但有些訂戶應該沒看過,所以請容我服務一下新讀者,謝謝~👻...
如何被管理
February 12, 2022
周乃宏...
用Mail協作,比你認為的還有效率
February 11, 2022
在這個充斥即時通訊工具的年代,我越來越討厭這種工具,尤其是LINE,尤其是用在工作上。這篇我想噴一下LINE,也聊一下Mail。 周乃宏 在這個充斥即時通訊工具的年代,我越來越討厭這種工具,尤其是LINE,尤其是用在工作上。這篇我想噴一下LINE,也聊一下Mail。...
自信的領導者理解新領域,最重要的能力
February 9, 2022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領導者,其實是很需要豐富想像力的職務。而最大的考驗就是把這種想像力,套用在實戰當中。 周乃宏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領導者,其實是很需要豐富想像力的職務。而最大的考驗就是把這種想像力,套用在實戰當中。...
我缺的就是一個Trigger
February 8, 2022
簡單說一下,為什麼要給自己找一個這麼天大的麻煩…😅 周乃宏 簡單說一下,為什麼要給自己找一個這麼天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