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老謀深算」和「真誠」不衝突?
Why BeReal, a Social-Media App With No Photo Filters, Is Attracting Gen Z - WSJ
受夠Instagram了?BeReal沒濾鏡、不能修圖、不能按讚卻爆紅,原因為何?|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bnext.com.tw)
今天看到一個…也許不是"新"概念的app,但我還是覺得蠻有潛力,也有助於瞭解新世代的想法。
「BeReal」在一天24小時內,隨機挑選時間點,要求用戶自拍一張照或一段影片。"隨機"的意思就是它不會事先通知你,只會給你2分鐘自拍。如果你當下不方便,你可以延後再拍。而且延後再上傳自拍照/影片的時間,還會被精準的記錄下和系統通知你的時間間隔。
有意思的是,做為一個有社群媒體元素的app,它很要求用戶投入的程度。如果你想看別人的自拍,你必須先上傳自己的。也就是說,如果通知來了,你不方便,沒上傳,那就得等你方便上傳後,才能再看到其他人的動態。
這種設計,完全就是針對FB及Instagram的。
或許「連結人群」的初衷是相同的,但在FB和Instagram逐漸變成行銷中心後,不論商品是人還是非生物,都讓所謂的Z世代的年輕用戶失去信心,也失去興趣。這種像是Wordle的硬限制設計,讓用戶再也無法花上大把的時間撰寫文案,用濾鏡修圖,"把自己最完美的那一面展示出來",完全填補了持續變大的需求。
耶魯大學二年級學生Katie So說,她每天花兩三個小時瀏覽Instagram,但在BeReal上花不到一個小時。
BeReal的創辦人認為,用戶需要「與人連結」:但真人都在那裡,大家應該"真的"去連結。所以這種完全"不黏"的app和所有的社群媒體來說是十分反常的。他鼓勵所有的用戶,把自己真實的那一面分享出來,所以把可以"準備"的時間降到最低,而且跟你能和別人(在網上)連結的時間直接掛鉤。
Z世代的年輕人,我有時會搞不太清楚,為什麼他們那麼執著真實,真我及獨特?但每當看到VTuber,DeepFake,IG上的美照,Google Duplex或是「五星評價」這些東西時,我就又覺得好像沒有那麼難理解。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
😅 狄更斯這句話還真好用。原來我們越來越習慣和"假人"相處,甚至是 喜歡 和假人相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我們這個世代學著怎麼靠"不真實"討生活,但我們當然也想要做真實的自己。
所以我們只能在"假人"面前,有一點做真實自己的空間。
自從很不爭氣的從Netflix換到Disney+後(真的,我真的很愛看超英影片或影片…😅),最近在追的是「神盾局探員」。死而復生的考森是我第一眼就愛上的一個男演員(真的很怪,我頭一次會用"愛"來形容一個男演員🥴),考森和福瑞(Fury)都是老謀深算,也都有很多秘密,但非常有趣的是他總是用自己的真誠管理神盾局,讓底下的探員都能力抗自己和他人的質疑,相信他,為他付出。
我自己都覺得很好笑,原來「老謀深算」和「真誠」不是相反詞,它們是不衝突的?
可能到了一個職級,一個職務,也到了一個年紀,「想得深遠」就算是被迫的,但也越來越熟練。可我們自己也很清楚,內心深處的那個「真誠」其實沒有消失,只是我們不太清楚,究竟要怎麼讓他們和平共處?
BeReal,不只是一個新創的app,可能也是我們隨口可以拿出來說說,想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