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遠距工作,人才資源的永久解法 - 1
Airbnb 宣布永久遠距工作,怎麼確定員工有認真上班?執行長:對我來說答案很簡單
今天【完全訂閱制】電子報的內容很有意思,也是我之前就想寫的主題。
首先貼一下電子報的內文:
我們先從員工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如果你是 Airbnb 的員工,你可自由選擇是否進行遠端工作,也可以在所在的國家或地區內自由搬家,薪酬將不受所在城市的影響。也就是說你原本住在加州舊金山,現在可以搬家到阿肯色州小岩城,生活成本立刻變低兩倍,等於你直接變富有兩倍,終於可以好好存錢了。另外,如果你不想定居下來,想當個環遊世界的遊牧工作者,Airbnb 還提供你可以在環遊全球工作與旅遊 (每年最多 90 天),剛好公司又有提供全球眾多的住宿選擇,我猜可能還有員工訂房優惠。如果是你,你很難離開這間公司吧,試問天底下哪還有這麼好的工作,而且如果你已經搬到了阿肯色州,當地找不到薪資更高的工作了,你因為害怕失去這份工作,而不得不為 Airbnb 賣命,所以當然要表現的更好啊。
怪不得記者問:「怎麼確定員工有認真上班?」執行長說「對我來說答案很簡單,我相信你們。」其實他還沒說完整句,整句的意思應該是「我相信你們不會這麼傻,想要離開這麼好的公司」。大家以為要進辦公室才能綁住員工,結果發現剛好相反,不進辦公司才能,或者更精準的說,你叫員工進辦公室可以綁住他們的「身體」,你實施遠距工作反而綁住他們的「心」,一個從舊金山為了存錢而搬到小岩城的員工,他除了努力保有這份工作,他還能去哪?你說 Airbnb 這一招是不是很厲害?
疫情以來遠距工作的新聞一直都沒停過,像是「Working Nomads 」或「JustRemote 」列出全世界Remote-Ready的工作供大家搜尋,或是最近Airbnb 宣布永久遠距工作 ,或是因為不想回辦公室,蘋果機器學習總監決定辭職 。遠距工作不但是進行式,幾乎我們可以確定會是「未來式」。
Automattic, Airbnb這些公司的CEO看得都很遠,也很前面,當大家不想花腦筋思考怎麼朝這個方向前進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制訂規範了;之前在鱸魚的《異類矽谷》中也讀到,在疫情之前,在矽谷的人們,只能從「工作」,「房價」和「通勤」無奈的選兩個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在實際試行了;一直到現在,他們不是開始遠距工作,而是全面且成熟的遠距工作。當Google,Microsoft,Facebook還在嘗試抓到員工忍耐的底線時,他們已經在招募全世界的人才為他們工作;當現在Apple在頭痛怎麼要求員工回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才都開始認真的思考,「工作」在生命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之前我常跟朋友說,現在是不折不扣的勞方市場。別看Netflix那麼霸氣,別看Apple這麼風光,他們現在都是人才流失的最嚴重的受災戶,因為現在真的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起有天份的員工。就像于為暢說的,現在是「遠距大未來,綁心不綁人」。
到底為什麼有些公司,明明沒有職務上的必須或環境限制(比如說需要實驗室的設備,或是必須在控制的裝置身邊觀察訊號等),卻始終無法踏出遠距工作的那一步,好好”享用”全球的人才資源呢?
因為它們就是制度不完善,甚至可能是效率不佳的企業。
或許我們都常聽到大公司的缺點,就是制度綁手綁腳。但怎麼著?如果你真的去看許多真正的大公司,讓它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就是不斷迭代優化到能讓重要的人力資源,能高效協作的那些制度。這裡我們一定要強調一個重點就是”高效協作”,那正是條知易行難,永無止境的成長之路。
這條路的目標是,讓重要有影響力的人,以長遠思考的思維,打造出無人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