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消化輸出 - 1
亞馬遜(Amazon)是一個”變成”科技巨頭的公司,這對我們來說的意義很不一樣。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名字會出現在書中不少次,整個亞馬遜也是在他的意志下成為一支鐵血部隊,但這本書不是他的傳記。比起Google或Apple打從創業的第一天就是科技公司相比,亞馬遜就是個”傳統”的中小型公司,但經過了這些年,完全變成是科技巨頭的一份子,因此他們的工作法及其演化歷程,特別讓我覺得「接地氣」,這也就是後來它們的許多工作法特別受到推崇的原因。他們並不那麼熱衷於”改變世界”,而是改變自己,解決一個又一個的經營或營運的問題,所以更值得我們向他們借鏡,學習怎麼做一個”平凡”及”務實”的技術經理人。
前言
「亞馬遜飛輪」是很多人最津津樂道的商業策略之一,但其實貝佐斯並沒有”創造”這個策略出來。他真正在意的是:長遠來看,股東的利益終將和顧客的利益達成一致。就像DanLok說的那樣,成功人士必然會有「長期思考」的能力。
這也反應在亞馬遜的核心文化上:
- 顧客至上,不管對手:不只是不管對手,連股東都不管(獲利全數會再投入研發),顧客才是他們存在的理由。
- 長遠思考:他們可以接受長達7年的專案投入,夠長了吧?
- 熱衷發明:大家都會說要研發,要創新。但積極的從失敗中學習,並不是每家公司都做得到的。
- 以卓越經營為榮:雖說是最後加入的核心文化,但大方向也是從「長期思考」延伸出來的。
再往細節看,我們會發現連亞馬遜的幾個領導原則,也處處可見亞馬遜可以長期思考的能力:
- 確保公司有持續招募人才的流程:重點是「持續」,而不是找到人才而已。
- 讓領導人帶領可分拆的團隊:這幾乎就是軟體開發中「解耦合(Decouple)」的原則,最大化團隊中每個人的複用性(Reusability) ,也就是最大化整個組織的靈活性。
- 使用書面報告而不是簡報:花時間下去輸出,大家的輸入才紮實。
- 精準掌握投入指標:每項業務無一不是投入時間,人力,金錢等多種資源,但哪一項比較充裕,哪一項比較缺乏等這種精準度,是重要,但需要花時間分析的。
- 逆向工作,以終為始:許多人工作的習慣是一下子就跳下去到「執行」的階段,「Do the Thing Right」是一個”合理”及正確的選擇。但要「以終為始」去長期思考,從結果一路一直反推回來,「Do the Right Thing」才是讓亞馬遜和其他公司那麼不同的根本原因。
貝佐斯常比喻說,我們要播下夠多的種子,最後才知道哪一棵長出來是橡樹。這也是很「長期思考」式的比喻,貝佐斯很清楚,許多策略都是長期的,所以是種樹。所以所謂的「亞馬遜之道」並不是指什麼特定的技能,甚至不是什麼特殊的思維,說穿了就是「長期思考」。就是要以終為始,想遠一點,想深一點。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絕對是一體適用的。
亞馬遜之道
領導原則
領導原則也就是企業文化。在亞馬遜還是小工作室時,貝佐斯可以很快很有效率的直接指揮所有員工怎麼做事,貫徹他的意志。當然,隨著公司越來越大,他很快的就意識到必須有一個「系統」,也就是文化,來讓整間公司的作事方式,就是他想要的方式。因此從2004年開始制定這14條領導規則時,花了不少時間(本來以為是2個月,但足足花了9個月),而且有14條這麼多。僅管人們會懷疑,14條這麼多記得住嗎?不管訂了什麼原則,訂了幾條原則,如果要靠背誦才記得住,表示這些原則根本沒有充分融入公司組織中。
在亞馬遜則沒有這個問題。
這不僅是整個亞馬遜制定決策及採取行動的行事框架,更是在績效評比中打分的標準,看員工是否所有的行動都是基於這個框架出發。同樣的,在面試的過程,求職者也是被這個框架所檢視,來被評估是否適合進入亞馬遜。與其說這是「領導原則」,不如說這是每個員工的「執行原則」。這14條原則簡單列舉出來是這樣的:
- 顧客至上(Customer Obsession): 以顧客為起點,倒推出該有的工作內容。
- 當責不讓(Ownership):代表團隊及工作而行動,沒有「那不是我的工作」的想法。
- 創新和簡化(Invent and Simplicity): 接受各方面(內部或外部)的創新,尋求簡化的可能性。
- 正確判斷(Are Right, A Lot): 要求自己做出正確判斷,也接受所有不同觀點,並努力證明自己的信念。
- 好奇求知(Learn and Be Curious): 不停學習,以採取行動來探索新的可能性。
- 選賢育能(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 招募最好的,也培育到最好的程度。
- 堅持高標(Insist the Highest Standards): 不斷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讓挑戰自己成為日常工作。
- 遠見卓識(Think Big): 放大規模,才能確保系統性及深遠性的思考。
- 崇尚行動(Bias for Action): 這裡是商場,不是戰場,不執著完美計劃,有70%把握就行動。
- 勤儉節約(Frugality): 總是審視所有支出的必要性,也總是它們獲得的收益是否值得。
- 贏得信任(Earn Trust): 專心聆聽,坦率直言,尊重他人,律己甚嚴。
- 追根究底(Dive Deep): 瞭解細節,經常稽核,當結果和指標背離時,抱有質疑的態度。
- 敢於誎言,全力以赴(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有義務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提出質疑,不為團體凝聚力而妥協。
- 交出成績(Deliver Results): 專注在品質和及時的要求下完成任務,交付價值及結果。
亞馬遜會在公司的流程及實務中,融入這些原則,像是公司用「六頁報告」來取代PowerPoint作為簡報,就要求撰寫者和讀者「追根究柢」,並「堅持高標」;新聞稿和常見問答流程強調顧客至上,也就是以顧客為起點來倒推內容;「門板辦公桌獎(Door Desk Award)」則頒發給勤儉節約和勇於發明的員工;「做就對了獎」 (Just Do It Award)是將一隻破舊又特別大號的耐吉 (Nike)球鞋,贈送給展現出「崇尚行動」精神的員工。得獎者有可能是針對工作範圍以外的領域,提出聰明構想的人。構想不必落實(如果落實也不必真的奏效)就有資格得獎。
這些機制並非憑空出世,僅靠原則也絕不可能落實,因此亞馬遜也有訂定機制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