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管思維 logo

技管思維

Subscribe
Archives
April 5,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7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6

顛覆生態系的時機:太早可能比太晚更糟糕。

1986年,飛利浦制定一項大膽的計畫,帶來高解析度電視(HDTV)的革命,在以前電視的畫面顆粒感十足,所以這是一種視覺傳播的奇蹟。當時的主席蒂默 (Jan Timmer)把高解析度電視描述為「自彩色電視之後最棒的東西⋯它有可能主宰二十一世紀。」飛利浦的早期消費者研究也支持這此期望,94%的受訪者對該產品充滿興趣。兩年後,飛利浦實現承諾,開發出突破性技術,使電視具有更寬的畫面比例、更好的解析度和更亮的顯示效果。

但是,要等到高解析度攝影機(技術)、新的廣播標準(規則和法規),以及更新的製作和後期製作流程(程序)也可以商業化運用,並實際用於製作和傳送內容之前,高解析度電視將無法獲得市場青睞。在整個生態系準備就緒之前,高解析度電視所承諾的技術革命注定會被延遲,無論它有多大的潛力能帶來更好的觀看體驗。

飛利浦對顧客喜好的洞察力是正確的,但是在錯誤的時間(比系統的其他部分最終整合的時間早了20年)出現在正確的地方(高解析度電視控制台),這導致25億美元的帳面損失,幾乎使公司破產。更糟糕的是,當高解析度電視最終問世時,市場已經轉向數位標準,使飛利浦的大部分創新若不是過時,就是已經失去專利。飛利浦的高階主管們就是因為太有信心了,認為他們能用舊的電視技術,贏得這場正面交鋒的賽局,所以孤注一擲,但顯然他們贏錯了比賽。

和柯達的例子幾乎是完全相反。柯達在既有的框框內不斷精進技術,和合作伙伴的合作無間,讓大家都賺得不少利潤。飛利浦雖然確定這能為用戶帶來新的體驗,但卻沒有意識到在這本書一直強調的「價值主張」的框架下,他們其實無法給用戶帶來新的「價值」 - 只有電視是新的,其他都是舊的,價值非但沒有增加,成本倒是增加不少。

在生態系中的顛覆中,很重要也很容易忽略的,是所有的顛覆(或叫做”創新”)都需要多種元素的協調一致才能發生。就算有什麼特定的技術可以滿足需求,但若是其他元素無法到位,市場顛覆的時間點就會改變,書中有一張圖很不錯:

600

目前最鮮明的例子莫過於自動駕駛了。儘管自動駕駛的技術即將到位,但揮之不去的責任歸屬一天不定案,市場的顛覆時間也就會不斷的一直向後延遲。要不是馬斯克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燒,一般的公司早就把自己給燒乾淨了。

顛覆時間點的向後延伸,還不只是「時間」這個成本而已,最嚴重的還有技術的外溢效應。

也就是說,當技術進步到一定的程度,想要顛覆既有的生態系前,其實既有生態系的技術也不可能是停滯不前的。Tesla絕對不會是全地球唯一一家擁有這個技術的車廠(還是科技公司?),Google有Waymo,Apple Car也在路上了;SSD速度快,也一直在挑戰更大的容量到1TB或2TB時,HDD已經在挑戰10TB或20TB了;斑馬公司雖然積極鼓追RFID條碼的應用,但既有的2維條碼搭配更先進的(雲)資料庫系統,也都能在業務前線很好的解決需求。書中用了4個象限來說明,生態系會被顛覆的時間分布可能會有哪幾種情形:

600

就像上圖所示,其實有些生態系的顛覆也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就算是科技巨頭投入),被顛覆的速度還是取決於整個市場對新的價值主張的”準備”程度到多少。像第一象限那樣,從8GB變成16GB,這幾乎沒有什麼額外的元素需要到位,就是一種馬上可以顛覆的狀況。而不管是智慧型手機還是功能性手機,若網路普及程度到一定水平,基本上也是會馬上發生顛覆的。若是像第四象限那樣,擴增實境的裝置還十分笨重,再加上內容根本完全是一種掉隊的環境,可想而知這必然會花上很長很長的時間才會有替代的可能。純電車再怎麼環保,速度再怎麼有競爭力,一想到充電的速度和便利性是那麼的不近人情,幾乎就註定了所謂的”顛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比起技術,資金,還是合作的型式,「時機」是生態系顛覆思維中一定不能跳過的思考環節。

書中自然無法給我們公式,或是一個判斷的準則,來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是那個「Right Time」。而且,市場或技術也總是瞬息萬變(看看最新AI的進步就知道惹…),但大原則/方向是有的,就是基於用戶是否有足夠的環境,能享受到我們將提供的新價值的主張?或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塑造/驅動那個環境的出現,讓這一切都變得可能?

下一篇總算要進入這本書消化輸出的最終篇了。

Don't miss what's next. Subscribe to 技管思維:
This email brought to you by Buttondown,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