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的快速整理
Summary of Deep Work (2016) by Cal Newport (osmosis.dev)
這算是一個部落客對《Deep Work深度工作力》的消化心得,雖然這本我有點想看,但覺得大部分觀念我都有了,所以來看看別人的。大致上分三個重點簡述一下。
一.什麼是我們該"深度投入的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真正能產生「只有你透過高度專注才能產出價值」的工作。這裡面有三個關鍵的觀念:「只有你」,「高度專注」和「價值」。
如果現在我們投入時間去做的事,不是"只有你"才能做,取代性越高,就是越淺層,越不該花太多時間投入的工作。往往那些"同步"性質的會議,你只是一個需要"被同步(告知)"的角色,就是不該投入的事。
「高度專注」和「價值」雖然不是同一件事,但它們往往都有著很深的直接相關。基本上不需要高度專注的事情,很難想像會有什麼價值。只是回覆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或訊息,整理一下桌上的檔案,看一下臉書上有什麼新的貼文…這些事情,儘管它們可能會產生一些價值,但我們投入寶貴的時間,若只拿來產生這麼一點點價值,那就不值得花時間在這上面。
會需要"高度專注"的事,通常就是那些帶你離開舒適圈的事情。可能是學習一個新領域的技能,或是一門新的語言,或是參與一場人際互動較頻繁的研討會等,這些事情可能都會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去做才能勝任。也正是如此,這些事情對你才能產生夠大的價值。
有一個是作者額外提出的,我覺得這境界有點高,不過是對的。能讓你進入「心流」境界的工作,就是真正具有深度的工作。這樣的忘卻時間的投入過程中,你除了會真的學到一些技能,也會組合出屬於自己的洞見及智慧。
二.淺層工作對我們的"殺傷力"有多大?
最嚴重的莫過於:這些事情會讓你覺得很忙,很有生產力。「注意力」是一個有限資源,多工作業會讓我們的注意力殘留在每一件事上,因此我們就不會足夠的注意力,投入到那些最重要,也最需要投入的重要工作上。
三.保持"深度工作"的方法
作者提出了三個「R」,分別是「Recalibrate」,「Ritualize」和「Regenerate」。這三個是保持深度工作的工具,但很重要的一個心法則是「Resistance」,要有足夠的"抵抗力",抵抗來自四面八方的吸引你注意力的誘惑,搭配這三個工具才能把這個習慣給建立起來。
Recalibrate: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你想獲得什麼?」,「最終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類的問題,在手上堆滿了待辦事項的時候,重新校正所有事情的優先權。
Ritualize:給自己一個「儀式」,不論是找到一個可以完全專心的地方,或是透過斷網塑造出這個完全專心的地方,給自己明確的明示加暗示,告訴自己要準備積極的進入狀態。
Regenerate:深度工作是很耗費心神的,因此一定需要有"休息"的安排。知識工作者的"休息",是指那些可以放空的活動,像是跟家人聊聊天,陪孩子玩玩遊戲,做做家事等。重點是建立起深度工作的「節奏」,然後持續按表操課。持續比什麼都重要。
剛剛提到的「Resistance」,幾乎可說是整個「深度工作力」當中,最重要的養成要素。在快時代的要求下,許多人,事,物都會和你需要的「深度工作」環境相衝突,怎麼樣去抵抗這些要求或是誘惑,是我們最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