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學習柔道(術)的入門課,不是學怎麼摔別人,而是學怎麼被摔。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技術管理者,要先花時間想想的,是自己怎麼「被自己管理」。大部分的技術管理者,是公司中的中階幹部,在承受了來自上級的要求,化為目標的同時,也要接受來自下屬的期望和需求,在這樣的工作過程往往就喪失了「自己想要什麼」這樣的自覺。在還是技術員的時候,獲得成就感的來源很單純,把問題解出來就可以開心一陣子。成為管理者,不再解題之後,都是在煩別人的事,就會很容易不快樂。
所以「如何被管理」的首要之務,就是瞭解自己,列出自己「想要什麼」。
我們看自己的主管,不是常看到他在看信件,盯報表,就是回訊息,開會跟沈思。他們要想的事情很多很廣,一定無法全心全力來關注每個組員的身心狀況,成就感來源或是職涯發展。不是主管很壞,都不關心下屬,而是這是下屬自己的責任,而且也要從這個列舉出來的過程,去探索自己做什麼事情會得到真正的快樂,是那種錢不多也願意做的事。
不同的產業和不同的職務,會面臨的迷惘和程度都會不同。有時是因為產業變化速度太快,自己害怕可能趕不上;有的則是因為所處的是夕陽產業,擔心沒有前(錢)景;有些人始終覺得,自己還沒有那種可以管理別人的準備。但事實是,在列出自己想要什麼的過程中,不管在哪個階段,這些迷惘都會出現,自己想要的不是太高太遠難以實現,而且每次可能都會有所改變。
所以重點不是在找出「正確答案」,而是在訓練自己「找出答案」,它們現在是對的,那就是對的。
接下來呢?就是要表達出來。就像在工作上的會議中,你不應該總是「沒有意見」。在和主管有任何一對一面談的機會時,如果你沒常思考這個問題,你也就只能「沒有意見」。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你不說,你的主管當然不會知道。隨時準備好把你的清單簡潔明瞭的表達出來,你做什麼事情會獲得成就感,得到快樂。給主管一個方向,即便他不見得總是能滿足你的願望,但一定可以讓他更有責任感,在滿足公司目標的同時,儘量也滿足你的期望。
身為技術員的我們,都要記得有一個技術難以克服的限制就是「要有人性」。我們的主管也是人,會有情緒,會有惰性,會有糾結,會有肓點。他們的工作是為公司和團隊做出最好的決策,而不是像《王牌天神》那樣有求必應。主管應該關心你的身心狀況及職涯發展,但不需要照顧你到無微不至。有問題或需求可以提出來,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計劃和打算,那是責任,也才是表達尊重和展現信任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