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做最重要的事》消化輸出 - 6
Superpower #2: Align and Connect for Teamwork
之前一直提到,OKR強調公開透明和共同參與的核心精神,共同參與說得夠多了,但其實共同參與的重要的"基礎建設",正是公開透明,才能造就出OKR的第二利器:團隊連結和協作。
現在大家都知道,「協作」已是知識型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型態,但有些企業對"協作"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把一個檔案放在公電,讓大家存取而已。扣掉這些"農業革命"級的觀念,有的企業裡對"協作"的觀念是以為,開一份可以協作的文件,就是有一定程度的數位轉型了。本質上似乎也沒說錯,只是這了不起是到"工業革命"的觀念而已。
"協作"不是指特定的技能,而是一個重要的思維:透明。
為什麼OKR必須全員參與,而且要完全透明,員工可以看到CEO的,不同部門或組織的人員也可以看到彼此的?就是因為要確保這個過程,沒人有誤解的空間,大家都是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不會有人再重造輪子。如果有人不把自己的OKR公開出來,自成一個黑盒子,那就是在告訴其他人:我不信任你們可以給我什麼建議,你們別煩我,等我做出"完美"的結果後,你們再看要怎麼配合我。
在人數夠多,職等切割過多的組織中,垂直溝通的成本是非常可觀的。同理可證,CEO的OKR制定之後,他的KR會成為一群經理的O,這群經理的KR會成為中階幹部的O,依此類推。OKR若只是全員參與,但不透明,我們可以想想會發生什麼事:每一次的OKR迭代,都是幾個「週」,甚至是幾個「月」的龜速在前進。因為唯有確定長官的KR後,我們才知道自己的O應該怎麼"配合"制訂。繼續想下去,如果市場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公司需要做一些方向調整時,大家會願意改變自己的OKR嗎?
絕對不會,太貴了。
這也是OKR會失敗的根本原因,大家雖然知道OKR應該要隨著市場脈動調整,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讓OKR成為檔案櫃裡的文件,或是成為系統裡無人覆審的資料而已。
一但「透明」注入OKR的執行會發生什麼事?最大的差別就是調整迭代的效率。因為大家不再需要等自己的長官更新他的OKR後,自己才能跟著調整,而是大家同步跟著公司或CEO的OKR,馬上決定自己該做的事,做出自己該有的調整。其實這就是協作真正的目標,也可以說是本質:同步運作。有了足夠的透明,整個組織中的每個人,才有可能像作業系統裡多個行程或執行緒那樣平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