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會報怨,會認真的解決問題
今天參加了一個什麼中長期的技術研發計劃…主持人說了一下這個計劃預定的執行方式,先是請各部門盤點自己的需求,再提出來到這個計劃討論,看值不值得做,找誰做,怎麼做等等,大致上跟我們聽過的大型計劃都差不多。隨後主持人貼出一張投影片,最上面是「市場需求」和「產品規劃」,接下來就是要研究的技術分類,看是平台類的,還是Server/Client的,還是後台的等等。
中間的技術分類很正確,不會太細也不會太模糊,但我總是覺得哪裡怪怪的,認真的想了一回兒我終於意識到哪裡不對勁。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我沒有看到市場需求或產品規劃的”中長期規劃”是什麼?如果需求方沒有中長期的計劃,那他們提出來的,自然是眼前看得到的短期目標或需求,而我們在這邊討論”中長期規劃”一定是趕不上專案的需求,對吧?」
結果不出所料的是,專案單位承認他們並不一定有這種能力,可以規劃所謂的中長期計劃。雖然我也沒有太意外,畢竟專案單位的職責是打造產品,不是業務或行銷單位…不過呢…懂的都懂。😜
這個問題不是新聞了,很久了,為什麼沒有人注意到? 這個流程有問題很久了,大家都不會照著做,為什麼沒有人優化它? A功能為什麼要跟B模組綁在一起?這不是很沒效率,品質很糟的設計嗎?為什麼沒人好好整頓它們呢?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聽數位時代的Podcast,在「什麼是g0v?「沒有人」對我們的自由民主為何很重要? 」那一集中提到,在這次疫情期間,「口罩地圖」,「QRCode實名制」,到最近的「快篩實名制」等,這些獨步全球的App,都是由g0v社群提案,和政府單位合作開發出來的。當我們在享受這些方便有用的App時,其實我們只會知道還好「有人」去把他們做出來,真好。
如果看過g0v的新手指南,或是聽過那一集Podcast的人,很難不會對那句話有深刻印象:
「不要問為何沒有人做這個,先承認你就是『沒有人』」。因為,「沒有人」是萬能的。
這不只是一個社群的口號,甚至不是一家公司的好文化,這基本上是每個軟體開發者,從業前應該宣誓的「南丁格爾誓言」一樣。現在的軟體開發門檻已降低到,看得懂中英文的國中生,甚至小學生就可以進入這個領域的程度。許多追求效率的軟體工程師,會報怨公司裡有許多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去處理?可實際上,軟體工程師幾乎是最沒有資格報怨的那一群人,明明有改變現況能力的人就是他們,但他們卻一直在報怨沒有人去處理。
我也偶爾會犯這種錯,所以這一篇也算是個自省文。下次若我又想要報怨的時候,我得回頭想想這句話,我就是那個「沒有人」,要嘛解決大家的問題,要嘛就解決自己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