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一定會關注的題目
今天早上開始回復了和大老闆的晨間茶會,其他的組長回報的訊息是,大老闆想聽的東西變了。不再是我們之前很頭痛的「管理思維」,而是我們都必須想辦法摸出他最近在關注什麼,投其所好。當然,這件事讓大家非常頭痛。身為技術單位的我們,本就已經跟產品端夠遠了,我們又要怎麼知道,日理萬機的老闆最近在關注什麼事?他關注的事情可多了,我們怎麼知道他下一個晨會的時候,會關注什麼事情呢?
很快的,一個很熟悉的引言就跳了進來。正是我之前讀到貝佐斯的那段對話:
我常被問,「未來十年,有什麼會改變?」然而,我幾乎沒被問過,「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其實,我認為後者更重要,因可根據真正不變而穩定的事物,建立商業策略。
Bezos在2012年的re:Invent大會上講的這段話,到2022年的今天還真是印證了它自己。
如果你問一個有資深的工程師,未來十年有什麼會改變,他真的會說他也說不準,10年都不曉得換過幾個作業系統,幾種瀏覽器,還是幾個不同的裝置了,多的是東西會改變。可若是問他未來10年是不會改變的,我想他應該就可以很明確的說出一些答案,像是C++,資料結構和演算法,二進位運算,流程圖等等各式各樣的答案。
因為他很確信,上層的技術再怎麼變化,底下的技術需求都不可能會改變,因為那是電腦今天能成為人類最好的幫手的根本理由。
同理可證,企業存在的理由就是要獲利,獲利的主要活動自然是產品的銷售。所以我們確實不可能知道,下一個晨會老闆關注的議題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們應該可以推論的出來,什麼議題是每一個老闆都不會沒興趣的,不會變的那個題目會是什麼?
「產品」絕對是首選的答案,尤其是他最常看到的那些產品。以創業者而言,每個產品都跟他親生的沒什麼兩樣。也許你會認為,這不是廢話嗎?我也知道他會關注產品啊,可是我們沒空,沒辦法像專案團隊那麼關注產品啊。他們一整天超過8小時都浸在產品的製作過程,他們要說出大老闆關注的題目,簡直是易如反掌。
比熟悉度,我們自然是比不過的,所以我們得把我們的"成份",為這席對話增添一些新口味。
我們是技術單位,自然知道這個產品有什麼重點技術,是我們的產品和競品有所不同的地方。如果我們的產品有比較優秀的地方,那講起來自然會比較帶勁,可即便有競品比較出色的地方,我們也可以發揮我們技術上的優勢,去帶大老闆看一下。你覺得競品的什麼地方,讓你覺得表現比較優的?你自己的判斷上,他們有可能是使用了什麼技術?這個技術你熟嗎(不熟的話可以惡補一下)?我們的專案團隊,可能是沒想過/不熟悉/不知道這項技術,你可以幫大家去研究/評估這項技術。你也可以跟專案團隊聊聊,這項技術導入的話,會在哪裡展現價值…
當我們從「產品」作為起點,一步步把討論的方向帶回到技術上,然後記得始終在「產品的價值」這條軌道上,告訴大老闆我們能產生的價值或效益。這條路上所說的東西,我想都是他聽得懂的,就算不是全部,但至少他不會覺得跟他"無關"。因為「產品」就是那個不會變的,他一定會關注的題目。
另一個就是「團隊」,也就是「人」。人才對企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也是一定聽得懂的題目。大老闆對重要團隊的幹部,自然是足夠熟悉的,我們也很難比他熟。所以要讓這場對話有不一樣的風味,我們也是一樣要把我們專屬的配方,找一個正確的角度切入。
近期,我們跟哪個團隊的幹部,有比較深度的談話嗎?也許不是什麼談心裡話的那種等級,就是工作上接觸時間比較久的,或是他最近有大事件的(最好是好的那種)總有吧?身為技術單位,我們是否有觀察到,或聽到他對組員的產出品質有點不太滿意?或是產品上有什麼技術障礙卡了很久?規格的變更明明很簡單,但總是讓產品的品質很不穩定?他們有規格的實作是外包給外單位嗎?他們的驗收流程是不是太過(隨意)陽春?他們有缺人嗎?在面試的時候,他們是不是有點不太清楚,怎麼找到職能強又好管理的人…?
當然,「人」是比較難的,有些問題我們甚至得小小設計一下,去帶那個"劇情"舖陳。但大方向也是一樣的,大老闆自然是知道專案團隊的幹部做事的風格或是個性,可這位幹部在技術上面臨到什麼問題,對產品或團隊有什麼影響,這位幹部不見得(最主要應該是不想😅)有足夠的表達力,讓大老闆知道這背後的複雜。我們在這個對話中,我們一樣不談技術的本身,而是我們在擁有這個技術的前提下,我們有什麼經驗,是有可能幫助到專案團隊的?我們不要指指點點說,專案團隊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妥當。而是要說我們有這部分的經驗,幫專案找到對的人;我們有另一塊的技術,可以跟專案團隊聊聊,導入這個技術會不會讓品質更好?若是他們某個技術障礙卡了很久,我們能提供什麼協助嗎?幫忙找StackOverflow?還是幫忙貼個bug report給原廠…
創業者最喜歡的員工,莫過於這種會主動跳出來,嘗試解決問題的人。我們有技術的背景,但沒有銷售或營運的知識或經驗,這沒關係,我們要表達的是,我們願意幫忙,願意跟不同領域的人對話,願意嘗試解決問題。一樣是從大老闆熟悉的「人」出發,帶他走回來看看我們的技術,可以提供的價值有哪些。我想「解決問題」也一定是那個不會變的,必然會關注的題目。
下一次的早會必然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市場的瞬息萬變,總是在教我們「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會變」,但其實這就像是軟體開發的世界一樣,上層那些花裡胡哨的開發工具真的是常常推陳出新,但建構底層的核心知識及需求,基本上就是10年後都不會改變的東西。對創業者而言,不管公司運行幾年了,他們一定會關注的題目,可能從Day1去想會更容易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