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管思維 logo

技管思維

Subscribe
Archives
March 17, 2023

大公司不是故意變得痴肥的

游舒帆 - 幾次跟創業家的搭配過程,我覺得典型的創業家跟典型的專業經理人之間有個天生思維上的差別...

當Facebook或Google等大廠在大肆宣揚其奢華風氣時,它好像就是在告訴員工說,這裡是個很讚的「養老院」。你(好像)可以不用對顧客產生價值,不用對世界造成改變,就可以享受這一切;為什麼Amazon, Tweeter這些大廠現在也都在不斷裁員,現在的裁員不就是在暗示之前的廣徵濫聘是多麼的荒唐嗎?

以前,我看到「大公司都逃不了"變得痴肥"」的評論時,都覺得問題一定是出在失去拼勁的高層,腐敗的管理層,或只想"向上管理"的中間層,不然就是只想來養老的基層。但看了這篇之後,我才意識到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尤其是高層或管理層,若他們始終帶著創業家的精神努力拼搏,中間層跟基層怎麼可能有辦法爽領高薪呢?只要是上行下效的階層式管理,痴肥的問題的源頭一定就是來自於高層。應該就是像Gipi說的,高層一直天馬行空,管理層疲於奔命,應該會讓公司變得精實,發揮夠高的人均產值才對,可為什麼大公司最後都難以避免會變得痴肥呢?

這中間有一個變數沒有被揭露出來的,也是高層和管理層擺脫不了的泥沼及困境:責任。

並不是高層及管理層變得怠惰了,而是他們再也無法像創業時期那樣衝刺(亂搞)了。只要公司裡的人數一變多,管理和溝通成本指數上升就不用特別說了,更糟糕的是「大企業的老闆」會自動被賦予不少新的責任叫做「社會責任」。

這個企業必須要回饋社會,像是要回饋(創辦人的)母校,給國小設置獎學金,只能使用乾淨能源,要對環境保護(或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等。這樣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照顧員工。像是要設置員工餐廳/宿舍,兼顧多元文化,心理輔導,轉型輔導,績效考核面談/輔導(突然這些人都需要輔導了…😅)等。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大刀一砍,一口氣叫太多員工走人,他們的生計怎麼辦?他們的家庭何以維生?產品不可以有任何"嚴重"的缺陷或失誤,客戶的隱私風險怎麼辦?合作伙伴的權益受損怎麼辦?用戶的人身安全怎麼辦?你的投資人的股票價值怎麼辦?…

想到這裡,不管我是老闆還是經理人,我大概都會有一種動彈不得的壓力。明明我就只是個"私人"企業,可為什麼我卻要像個政府一樣什麼都要管?現在市場需要什麼產品,我為什麼不能馬上對公司組織改組,做適當的轉型來切入?為什麼我明明知道該往哪個領域投入,為什麼我得去想這些老員工要何去何從?這些曾經的戰友要怎麼也照顧到他們?我還是創業家,我手邊的管理幹部也都還是經理人,大家的思維就算都還是一樣,但大家真的是只能牛步前進,什麼事都快不了,一想要做什麼改變,就會有無數的「警告」出現:你們不可以這樣"亂搞",你們是有責任的!

Elon Musk很狂,但也很真,帶著許多創業者的思維,做了許多經營者不敢做的事。但反過來幾乎也可以說,他是很不「負責」的老闆。他做的一切荒唐的事情,並沒有那麼荒唐,就是一個創業者會做的事:看到機會就挺進,看到低效就改變,看到累贅就剝去。如果今天我在他底下做事,我天天在擔心的一定是朝不保夕的工作,朝令夕改的高壓。可若我今天在一個大公司的經營者底下做事,雖然痴肥,低效,跟不上時代進步,一點都不Sexy,但我也沒有報怨的理由。

我"享受"的是他們的"責任"。他要是真用創業者的思維管理公司,我不見得會比較開心。

Don't miss what's next. Subscribe to 技管思維:
This email brought to you by Buttondown,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