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管思維
Subscribe
Archives
「狼性文化」的討論
July 1, 2023
狼性文化討論 這篇是AIGC,可我覺得實在是獲益良多,所以就原汁原味貼上來吧。😋 🤔:許多企業都喜歡鼓吹「狼性文化」,可究竟「狼」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頭狼」和其他的狼差異很大嗎?...
BI決定AI是「硬用」還是「應用」
June 28, 2023
AI是沒有「品質」可言的 Github及Copilot是軟體人員在社團例會中最關心的題目,而非軟體人員則是一直在追問,何時會有M365可以使用?呵呵,這應該是很有得等了,明年看有沒有機會吧。...
AI“應用”的沮喪感
June 18, 2023
...
「應用」就是「應付老闆用的」,要清楚什麼才是該做的
June 11, 2023
「AI技術社團」硬是被改名叫「AI應用社團」,我不在意。因為 「應用」就是「應付老闆用的」 ,我還是很清楚,什麼才是該做的。...
資安的四個迷思及唯一解法
May 27, 2023
資安就是往三個方向想而已 「資訊安全」的層面很廣,對軟體或平台建置/維運相關人員來說一定可以理解。但以我自身一點點相關領域的經驗,再加上曾和身邊優秀的導師共事,讓我理解到資安的落實細節確實很多,但方向倒沒有很多,就三個方向而已,就是讓被保護的目標: 改不動:不可被更動,1個bit都不行。...
大語言模型解鎖了最困難的問題:「為什麼?」
May 22, 2023
Bard打爆ChatGPT? 5分鐘看完Google I/O裡AI的一切。 - YouTube 2023/05/10的Google IO大會,Google發起了一連串AI的反攻。最上層的Google Workspace如之前宣布的加入了類似M365的Copilot功能,這目前比較沒有看到什麼亮點。...
閱讀算是另一種”旅遊”
May 13, 2023
為什麼要讀好書? 閱讀算是另一種”旅遊”吧,我想。 許多人會透過旅遊,去給自己一些新的刺激,給自己思考的空間,跟不同國度的風景和人物對話,擴展自己的視野…這些都是對的。只是,像自己有不少暫時克服不了的限制還擺在眼前,就得找不同的方法來達到同樣的目的。而閱讀,就跟跑步一樣,是一定可以做得到的替代方案。...
「資料夾」和「標籤」的使用概念差異
May 7, 2023
PARA概念簡述 根據「The Second...
《Outsourcing Mastery》消化輸出
April 29, 2023
Outsourcing Mastery: How to Build a Thriving Internet Business with an Army of Freelancers 外包是什麼,以及為什麼 基本上,「外包」這件事簡化說來,也就這麼5個步驟: 定義出值得外包的任務出來 簡短地寫出你的需求...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8
April 22,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7 當我們已經身處在一個生態系(Eco-system)中時,如果你總是把你的組織視為核心角色,那麼你怎麼稱這個生態系? 答案是,本位系統 (ego-system)。...
Al不是新技術,而是新思維
April 16, 2023
本來這篇講稿想用ChatGPT生成,但事實證明「ChatGPT」實在還沒辦法真的生成什麼有價值的內容。😅 AI革命帶來的恐慌情緒和自我懷疑...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7
April 5,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6 顛覆生態系的時機:太早可能比太晚更糟糕。 1986年,飛利浦制定一項大膽的計畫,帶來高解析度電視(HDTV)的革命,在以前電視的畫面顆粒感十足,所以這是一種視覺傳播的奇蹟。當時的主席蒂默 (Jan...
「直接看網頁」的理解程度還算堪用
March 29, 2023
在之前「複雜的時序圖也可以讓ChatGPT幫忙」的內容中,我直接叫它產sequenceDiagram給我,可以work。但我再認真去看了下「Sequence diagrams | Mermaid 」的文件後,發現它還有很多語法可以玩,因此這次是叫它參考文件來解決我的需求。 問題是這麼下的: 我有一個如下的內容:...
複雜的時序圖也可以讓ChatGPT幫忙
March 26, 2023
以下是一個複雜的時序圖: 雖然原來的圖並沒有問題,但究竟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人才能理解Embedding model,Qdrant或是LLM這些東西。所以我想用一個「IGS智能客服」的案例來解釋,我們應該怎麼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AI。所以我就完全用文字來描述整個流程了: 「玩家」提交「問題(Question)」...
ChatPDF is great but the toughest question won't be solved itself
March 20, 2023
底下有中文,不過是翻譯出來的哦。 I paid 5 USDs to subscribe the Plus plan of ChatPDF, to test if the book/author can really solve the implementation difficuties from the...
有了ChatGPT,還需要「英文腦」嗎?
March 19, 2023
2023年03月,ChatGPT在英文翻譯的「信,達,雅」三個境界的取代,也許還沒讓翻譯人員全部失業,但可想而知這也只是早一點或晚一點的差別,終究是會取代掉這些翻譯/口譯人員的。現在的ChatGPT是GPT 3.5的模型,也已有4的模型可以試用,我們不只有ChatGPT可以用,也有Bing...
中國版的ChatGPT?別鬧了
March 18, 2023
For Chinese AI Chatbots, Politics Is Off-Limits - Tech News Briefing - WSJ Podcasts 這可能是我聽過最爆笑的一集Tech News Briefing。😅...
用ChatGPT幫我輸出純文字版的心智圖
March 17, 2023
我的思考習慣基本上都是純文字,尤其都是巢狀清單,就像這樣: 贏錯賽局,等於失敗 柯達的失敗,並不是我們聽過的那個原因 在數位沖印的技術十分投入 1980-1990投入50億美元,佔研發預算的45% 到2000年,已累積超過1000項數位影像的專利 2002年就經營社群網站業務,供用戶在平台上儲存,共享及列印照片...
大公司不是故意變得痴肥的
March 17, 2023
游舒帆 - 幾次跟創業家的搭配過程,我覺得典型的創業家跟典型的專業經理人之間有個天生思維上的差別... 當Facebook或Google等大廠在大肆宣揚其奢華風氣時,它好像就是在告訴員工說,這裡是個很讚的「養老院」。你(好像)可以不用對顧客產生價值,不用對世界造成改變,就可以享受這一切;為什麼Amazon,...
「ChatGPT for Chrome」能成為統一介面嗎?
March 15, 2023
Context 因為將來將取消訂閱「ChatGPT Plus」(蠻貴的,20USD/Mon),所以改使用OpenAI's API(以量計費),但這樣就缺乏一個好的介面可以使用了。所以才想試一下,若使用「ChatGPT for Google 」,能否取代原來的那個使用介面?...
輕量頁籤解決方案
March 13, 2023
Context 現代的瀏覽器都有「頁籤(Tab)」這種東西,而且很多人的頁籤也都是開到變一整排: 雖然我不會,但有時我也會有一些固定的網頁群要打開,像是在公司防火牆內才能進去的內部網頁或是信箱: 回家後,這些頁籤自然沒有打開它們的需求,但到公司時,它們是都一定要開的,我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一口氣把它們都打開呢?...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6
March 11,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5 生態系的顛覆者改變產業的價值結構,並在過程中創造新的相鄰關係,這是大家已經知道的事了。可今天若我們想要扮演顛覆者,想要創建我們想要的生態系的話,整個過程應該是怎麼進行的? 進程一:建立「最低可行生態(Minimal Viable Environment)」...
和朱騏在PinChat聊到自媒體及寫作
March 7, 2023
I’m Chi | Homepage 朱騏是一個「從0到1」的自媒體創業者,儘管他現在還沒變成全職創業者,但他現在的所有產出,活動及課程規劃,都已經完全就是一個自媒體創業者了,因此我常向這位老師討論寫作的事。...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5
March 4,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4...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4
February 26,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3
February 19,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2 如果你是埃克 (Daniel 此k),辛苦了九年建立Spotify的音樂串流服務,使其成為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而就在2015年事情終於塵埃落定之際,蘋果卻全力推動Apple Music壞了你的好事,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沙阿 (Nirai Shah)和康南 (Steve...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2
February 12, 2023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1 上次提到了柯達(Kotak)贏錯賽局的故事,在真正介紹什麼是「生態系」前,我們倒是可以回頭看一下什麼是「成熟的產業」🏭。...
《生態系競爭策略》消化輸出 - 1
February 5, 2023
Google Play 博客來 ISBN: 9789863987604...
Start Over
January 31, 2023
為什麼我必須重新開始這個習慣? 最核心的理由,還是我必須強迫自己成長。不管外面的世界怎麼變化,不管別人是怎麼看待,不管自己內心有什麼懷疑的聲音。要成長?一定就是得給自己夠大的壓力,才會有夠大的成長。 網路上有個笑話,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
可能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第二大腦」?
August 6, 2022
在嘗試了幾週的卡片盒筆記法後,我想我應該真的不適合這種架構。甚至連之後會不會繼續使用Obsidian都是個問題。😕...
「目標」沒有,也不會產生價值,「執行」才會
August 4, 2022
一想到要「訂目標」,我就頭皮發麻。...
要用「買衣服」的心態來背單字
August 3, 2022
今天聽《高效人生商學院》的「新書訪談丨 EP.002:《逆轉人生的英語課》(作者:Esther)」這一集,還沒聽完,但聽到一個學習英文中很有趣的觀念。 背單字。...
不用等到最後,也可以是好事
July 31, 2022
寫了幾天的英文內容後,今天來寫個中文的。如果還有在看的人,今天跟你們說聲抱歉,這份電子報就是這麼任性的內容,有時會是閱讀的消化輸出,有時會是工作上的瑣碎感想,而最近開始認真要練英文了,所以接下來應該會有很高的機率,會看到英文的內容。當然,我會確保我表達的內容,不會太為難翻譯服務,基本上你們都可以用Google...
Interest has more meaning to me than the idea of happiness.
July 30, 2022
Award-winning painter, Georgia O'Keefe, suggests optimizing for your interests rather than your happiness: "I do not like the idea of happiness — it is too...
The feeling of buying things
July 28, 2022
Sasha Aickin, former CTO at Redfin, shares some financial advice from his grandmother: “When you buy something cheap and bad, the best you’re going to feel...
Simplify both side of the 2nd brain
July 28, 2022
So, maybe the core problem of 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not the method, not the tool, even not the habit. The real problem is making an...
「軟體保護」真的是吃力不討好,吃苦沒功勞的工作
July 26, 2022
在小暑假前,很高壓的短時間內,跟Keypro(保護鎖)廠商「正新」做了密集的攻防,最終定案決定Keypro的使用,是一個獲得不少成長的過程。 其實我們跟「正新」的合作非常早,早在公司有PC-...
The Shield (only) ?
July 25, 2022
The Shield (only) ? 《The Manager’s Path: A Guide for Tech Leaders Navigating Growth and Change》 graph TD be_a_shield ---|NOT| parent be_a_shield ---...
Dopamine based habits building
July 24, 2022
Dopamine based habits building Dickie Bush 🚢 on Twitter: "Over the last 4 years, I lost 100 pounds and wrote every morning for 90 minutes. No hacks. No...
為什麼老闆喜歡投入更多時間的員工?
July 23, 2022
為什麼老板都喜歡10小時摸魚加班的員工,而不是4小時高效員工?(深度) 明明是個很吸睛的題目,但內容實在是跑題得很嚴重,所以不建讀花時間讀。可這實在也是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因此我打算自己來好好思考一輪這個問題。 一.工業時代的「線性量化」邏輯...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7
July 23,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6 跟隨你相信的價值,勇敢行動 這一章有一部分算是延續上一章的內容,講到任何組織即便進行了探索「為什麼」的過程,卻不一定能付諸行動的理由。別說是自己所服務的公司了,現在在線上的科技巨頭,也幾乎無法避免書中提到「岔路」的命運安排:...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6
July 21,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5 找出「怎麼做」,發現你的強項 雖然這本書叫做《找到你的為什麼》,但真要開始改變的起跑點,則是「怎麼做」。 「怎麼做」必須以「為什麼」為基底延伸出來。這聽起來很像廢話嗎?一點也不,在我們每天工作的地方,很容易就會看到這個現象。...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5
July 20,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4 探索團隊的為什麼:對話 對話自然是探索團隊的「為什麼」的一個重要活動。在這個工作坊進行的時候,給所有的與會者關於這個過程的一些正確觀念很重要: 我們要找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一切的「開始」。 我們在做的,或許跟別人沒什麼不同,但重點不是比較,而是我們造成了什麼影響。...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4
July 19,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3 探索團隊的為什麼:參與 這章是在說怎麼找到團隊的「為什麼」,但很有趣的一點是,我們要先搞懂的一件事就是,什麼"應該"才是我們要瞄準的「團隊」? 書中定義了一個更正確的定義,而且這個名詞也不是所謂的「團隊」,而是「部落(Tribe)」:...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3
July 18,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2 探索你的為什麼...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2
July 17, 2022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1 如何找到「為什麼」 如果我們都是「鋼鐵人」,那我想「為什麼」就是我們的「方舟反應爐(Arc...
《找到你的為什麼》消化輸出 - 1
July 17, 2022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理論已經被許多文章所引述,是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但就像之前的OKR或是逆向工作法一樣,認真深入去看原文的話,應該會看到更多沒被引述的重點。也正好利用這個小暑假,好好來充個電吧。 在書中的序章中,有這麼一段話是很有意思的:...
不準的時程,有什麼價值?
July 15, 2022
今天做了次簡報,我自認範圍和內容的拿捏都恰如其份,但長官認為我報告的不好,因為最後沒有沒有一個時程出來。...
投入時間"研"究,"發"現未知領域,那才叫研發
July 14, 2022
今天公司開了季檢討會議,另一個事業處晾出他們到目前為止的一些進度及取得的成就。比較亮眼的是成立「BlockChain技術研究小組」,在公司這實在不是一個很尋常的目標,但卻是很有勇氣的一個目標。 有勇氣不是指他們很有種,可以不要考績或獎金,而是有那個勇氣,表現出一個身為「研發」團隊該有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氣勢。...
「專業」就是有知識,以及不斷更新的經驗
July 14, 2022
...
Older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