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戶限定 24:星期六症候群、朱宥勳《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和 ChatGPT 聊 VTuber
無法被定義的副標題
各位朋友們,週末愉快!這次又是星期五發文了
因為我有個雄心壯志,明天起,連續三天發 blog!——這顯然不容易
所以訂戶限定必須在今天寫了
不知道為什麼,新工作開始的這兩個月,每逢星期六我就會睡不好(不是煩惱工作上的事😅)
意思是說,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早上的這個夜晚,我很容易在清晨五、六點醒來,然後就再也睡不著,或很難入睡
事實上,因為我睡前常常喝太多水,所以五、六點醒來很常見,但我通常上個廁所後就能回去繼續睡到八點起床,然後才去上班
唯有星期六不同,感覺就像有股力量在告訴我:「不行,你不能再睡了,給我起來寫文章或做其他事情!」——就是有這樣的內心驅動力
說真的,這很大程度是種困擾,因為星期六通常是我安排休息或出遊的日子,下午精神就很差
這顯然是一個以「心理因素」為主的症狀,因為星期日就沒有這個問題XD,但我目前還不知道該如何解除😂
這個月去圖書館,有幾個晚上的時間,都花在朱宥勳的《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上
如果你沒聽過朱宥勳,簡單來說,他是一位小說家兼網紅
他擁有自己的 YouTube 頻道——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
臉書粉絲團的讚數更是超過 10 萬,絕對是 KOL 級別的人物
這系列有上下兩冊,這是第一冊。我記得是很久以前在方格子進行的為期一年的付費連載,那時我有心動,但最後沒有下定決心訂閱
還好後來出了書,就從圖書館借回來看
本書我覺得很值得一看,看著文人寫出這種「實用型攻略」,總覺得有種反差萌
簡單來說,這本書就是在教你「如何一步一步成為作家」——對,就是職業作家,以寫作為生。當然,也會接文學創作之外的活,比如演講、專欄、文學獎評審等
個人覺得本書的前三分之二更有趣,因為後面有些內容是時事評論,或者是成為作家後要如何準備演講等等
這些相較於準備期和成長期的內容就沒那麼吸引,也離我們更遙遠
書中提到如何發表作品、刊在哪裡、如何有效攻略文學獎、拿政府的創作輔助等等,描述了那個辛苦的階段,並指出了其中最可行的路與要避開的坑
非常真實。不過,看完本書後,我更不想要成為作家XD
因為我對寫作的熱情並不足以讓我以此為生。相較之下,寫程式更讓我感到滿足與成就感
書中內容繁多,容我為你分享這一段,我認為是所有創作者都應該記住的:
你要賣給讀者的其實是一種「期待」,將你的書濃縮成幾個特定的關鍵字,在各處的文案中反覆強化,就可以召喚對這些關鍵字的期待感。
比如前述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的主文案是:「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年代」,這就是召喚對「無法」、「哀悼」、「愛」和「時代」這些關鍵字有感的讀者。
因此,你也可以看到吳明益後續的宣傳,都會反覆強調「老東西」,以此建立一種懷舊的時代感。
所以,某些文青酷愛的「無法被定義的寫作者」之類的文案,從行銷角度來說,正好是最爛的寫法。你無法定義你自己?那還是回家想清楚再來吧。
最後來聊聊 VTuber,什麼是 VTuber?我們直接看 Google 的 AI 摘要:
VTuber 是「虛擬 YouTuber」的簡稱,是指以虛擬人物形象在網絡影片平台上傳影片或進行直播的創作者。 他們通常透過 Live 2D 或 3D 模型呈現虛擬形象,並透過動作捕捉技術讓角色隨著實際表演者的動作與表情變化,營造出生動的互動感
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你可能跟我一樣會覺得:「蛤,這東西有什麼好看的?」
為什麼一個人變成一個 2D 的人物反而會吸引人?然後有這麼多受眾?
你可別說,真的有不少人喜歡這類創作者
我本來也大惑不解,但基於好奇,我忍不住跟 ChatGPT 好好聊了一下
聊完之後,我懂了!——我覺得我被說服了
為什麼 VTuber 會比真人更加吸引人?
我們來看這份表格整理,看看你是否認同:
因素 | 說明 |
---|---|
虛擬形象濾鏡 | 觀眾不想面對現實的臉孔,套了個可愛 2D 殼之後,那些怪聲怪舉止就變「萌」了。 |
人設與故事性 | 每個 Vtuber 都有背景設定、個性包裝,比起真人更像角色扮演,更容易引發粉絲代入。 |
不受物理限制 | 你真人尬舞會讓人 cringe,2D 角色亂跳亂叫觀眾反而覺得超有趣。 |
網路宅文化 | 宅圈對虛擬角色的接受度原本就高,二次元與直播文化融合,剛好開花結果。 |
逃避現實感 | 不少人看 Vtuber 是逃避現實、尋找陪伴,一個「虛擬偶像」反而比真人更有距離感與安全感。 |
說真的,看完這個對照表之後,我大概明白為什麼了
說白了,就是人設和敘事
人設和敘事是世界的共同語言,我們都喜歡故事,喜歡鮮明的個性與角色
因此,無論是 2D 還是真實世界,只要能滿足這些元素的人事物,就能夠吸引人
而且他說得很好,有些行為舉止在真人看起來很古怪愚蠢,但 2D 角色來做卻非常適合,難怪 VTuber 在娛樂世界就是有一席之地
本期到此,我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