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戶限定 10:去睡眠中心睡一晚 ×「數位斷捨離」真的好難
成為強者的最後一塊拼圖?
朋友們好啊!又過了三個星期。轉眼之間,2024 年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了
年關將至,大家是否安排了很多聚會?
我發現,我這個月的聚會也比平常多!但不是朋友的聚會,而是「活動型」的
比如,之前就報了小賴的〈給網站工程師的網路課〉——這星期上課!
可能 12 月這樣的氣氛,真的會讓人想要和他人多多交流吧!
否則我算是很「I」型的人,大多時候都是獨處的狀態
進入本期主題
我上星期天晚上在醫院的睡眠中心度過,隔天難得早上 6 點半起床(雖然回家繼續補眠)
睡眠中心主要就是進行「睡眠檢查」
大致就是貼很多電極和感應器在上半身(頭部為主),然後睡覺,過程中偵測並記錄你睡眠時的身體狀態
我主要是想檢查睡眠呼吸中止症
這兩年來,有時睡醒後,鼻咽總是有一種卡卡的感覺
早就考慮要看醫生,但還是一直拖到上星期才採取行動😅,掛了耳鼻喉科,醫生開了這個檢查
而且,如果要動什麼手術之類的,現在這個沒工作階段,可能正適合XD
當然,檢查什麼的純屬個人
我想分享的部分在於,這個過程大概十點鐘就要關燈了,雖然沒有強迫你不能用手機,但我心想:「來都來了,就過過跟平常截然不同的生活作息吧!」
所以十點我就關燈,然後也不用手機了
但因為平常都一、兩點睡,這個時候無法立刻睡著,就開始看著天花板,思考著最近的學習還有未來的方向
這算是一種強制性的「數位斷捨離」
同時我也不禁想到,如果不是這種「身不由己」的情境,要做到(一定程度的)數位斷捨離,實在是很難
我是一個重度的 YouTube 用戶,我的斷捨離困境就在 YouTube
如果你也有看一些像「文森說書」或 JR Lee Radio 等知識型頻道,大概都可以看到某一期就是講手機啊、社交平台對我們的影響,比如〈為什麼社群媒體傷害女生比較深?〉。
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數位斷捨離(出自 Cal Newport 的《深度數位大掃除》一書,譯者為洪慧芳),而我也寫過這類的文章:
但平心而論——不可否認,真的很難!!!
臉書、Instagram,還有現在的 Threads,這些社交平台往往是多數人的難題,我自己對於社群平台的控制還可以,偶爾能說不用就不用
因為太多連結會讓我感到焦慮,基於這點,我尚且能少用這些社交平台
但我對 YouTube 就相當缺乏自控力,可能在於 YouTube 比較接近單向的,連結的負擔很低,所以我很容易成癮
但從「數位成癮」的角度看,沉迷於社交平台或 YouTube,本質上也沒啥區別XD
——還好對於「短影音」,我大多時候能忍住
這個議題,最近看到〈我每天用多少社群媒體?可能出乎你意料〉這影片,我覺得蠻有趣,推薦給大家,可以作為思考的材料
我覺得自己目前最大痛點,就是睡前還一直想聽或看東西。想當然爾,最常見的(且廉價)選項就是 YouTube
而且我相信,這一定程度是對白天學習辛勞感的「心理補償」
真是不健康XD
常常看一看就想睡,又懶得起來關燈(先關燈就不適合,傷眼),然後就開著燈睡到早上
我是覺得開燈睡覺的睡眠品質比關燈更差啦,所以視之為惡習
又或者,滑來滑去,找不到有趣的內容,又捨不得睡覺,好煩鵝🦢
這都是屬於「被動引導」的行為,一定程度削弱了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我相信,我們都不喜歡這種感覺!
但話說回來, 每個人不可避免地,都有一些比較弱的地方,比如手搖飲料對我來說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雖然喝的時候也會覺好喝,但平常幾乎不會主動去買
我就是喝水、豆奶,還有蕃茄汁為主,哈哈哈!
我很想來個充滿希望的結尾, 但現階段還有困難,或許這可以作為明年一個重大的課題, 課題的內容就是「 選擇自己在數位斷捨離中最難的一個環節, 達成 50% 以上的改善程度」
能夠做到這一點, 我覺得真的非常了不起!
如果你沒有這類數位成癮議題,那我相信——你絕對會是這個時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