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生套用老媽測試 🤒
Hi there,
最近一邊在讀《大退場》,一邊「以終為始」,逆向推敲經手的產品該優先解決什麼問題。Bo Burlingham 的《師父》和《小,是我故意的》我都很喜歡,雖然目前經營的公司離書裡那些小而美的公司還很遠,但從現在起就實行已知較佳的實務作法,優雅退場的機會還是大些吧。
從如何退場回推如何經營,或以終為始的思路,也可以用來節約學習的心力。離開學校近 15 年,早已不是一坐 6 小、8 小讀書的人,專注隨掛心的事項倍增而衰微,記憶每況愈下,必須仰賴工具、技巧和經驗彌補,否則善老(和善終)恐怕都是緣木求魚。
記憶方面,目前讀書時會一邊將值得記憶或對話的段落存往 Readwise,每天複習 5 則。這個流程對紙本或數位、廁所讀或等車讀都管用,既不怕讀書時漏失,還多了複習時從不同書目、不同脈絡發掘關聯的小確幸。
然而,我發現光是這樣還不夠,在於想讀的東西從未減少,而我濫情又自以為是,必需增強學習的目的,否則興趣無法收斂。於是我開始寫電子報。
這是第 1 封。
我向來少輸出。參與《秘密讀者》、在 Readmoo 寫專欄,同時參與 Socotaku 期間,大約 2013~2016 年,是我人生寫作頻率最高的一段時間,其後除了偶然被邀稿,少寫長文。但離開那 3 年後,我發現自己思想沒什麼長進,至少沒什麼回顧時會自認還不錯的想法,可見我確實需要藉著寫作,幫助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社群網站令人怖畏,電子報似乎是個恰到好處的距離。
我想往後盡量以每週一封的頻率打擾你。若你不想被打擾,往下捲到底有退訂可以按,哪天心情好想再訂都歡迎。信件內容肯定蕪雜,肯定不太實用,多半會像這封信東拉西扯。若想就其中話題延續討論,歡迎你回信——但我不保證回覆。也歡迎轉發、介紹,幫我擴大讀者群,不然宅宅真的不知道要去哪裡交友 (?)。
前面講到推敲產品,因此上個月訪談做很勤,也在讀《The Mom Test》檢討自己的提問。本書尚未有中譯,但需要了解「某個需求可以被怎麼滿足」的人,推薦一讀。解說視頻沒有,不過這篇文章把主旨概括得差不多。
生活中會需要了解怎麼滿足某需求的情境比比皆是,譬如父母退休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跟伴侶死床,主管克制不住微管理,諸如此類,拆解對方需求後,都用得上老媽測試的技巧。總之,只管問對方目前是怎麼做的,當初是怎麼決定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了解對方怎麼權衡利弊),閉嘴讓對方講,不斷摘要對方說的話,再選擇先前沒出口的細節推進。
不妨把人生當成一個產品,嘗試對自己套用老媽測試,問問自己到底該開發什麼樣的特質吧。我正在嘗試。
下次想聊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