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Hi there,
就快四十了。近年跟身邊朋友聊,大家常會自嘲遇到中年危機(並以此解釋一個接一個牽重機),不時也看到網友討論。從 Google Trends 來看,2004~2006 年——五年級邁入中年,當時的中年恐怕也比現在晚——是台灣搜尋這關鍵字的高峰,2011 年之後就持平至今,數量級較高峰差了一大截,所以我的感受大概源於自身年齡加上近因效應。
我一直沒感受到所謂的中年危機。有時狀況不好,會像疫情期間慮病那樣,懷疑確診,但跑不出紅線,無從向自己證明。或者反過來說,我向來認為中年危機不見得跟中年有關,危機也通常是診斷與改變的機會。即使不跟名詞抬槓,只看聯繫於中年危機的現象和感受,也會認為是社會條件的改變使然;理解之後,就算無法預作調適和準備,總能加速代謝過程裡的情緒。
但理解可能還是太麻煩,要 TL;DR 的話,果然是成為非受薪族群,或者積極培養興趣。這兩種作法如果終究無法化解,至少能推遲中年危機。自行打造生計風險高,恐怕陷入窮忙(耗費大量時間工作但收入未達線性成長),但容易產生掌控自己人生的積極感,哪怕十年後沒改善生活,也自欺了十年。積極培養興趣跟尋找長期伴侶類似,只要收入夠,總能找到一、兩件能持續打發時間、又帶來滿足感的事情。我最近看到在家做生魚片,也是挺生火的。
第三種作法則是大家都知道的,生小孩和/或養小孩。成本最高,短期療效最佳,僥倖把小孩養大、離巢仍有可能復發就是了。
話說回來,人們描述的中年危機似乎可以分成兩種,但其實都是同一種:無聊。意義無法是可銜接性,體認並朝向這一步裡蘊含的下一步;無聊就是失去了銜接,不知道下一步可以做什麼。
以往相對固定的人生路徑,讓人在四十幾歲前沒空無聊。而今結婚生子甚至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連性都消極從事),社會愈發接受幼態延長(例如到三十幾歲仍在尋找「人生目標」),無聊提前發生。無聊就嘗試找事做,但不論從事什麼,如果沒有培養到「創造可銜接性」這份能力,就治標不治本。
抵達中年危機的第一條路徑是由(白爛)工作。終身聘僱不再,加上金融和商業週期波動,長治久安的生意難遇,找到工作仍舊時時找工作;就算不怕丟工作,也想藉著換工作提升收入,畢竟年資帶來的加薪無法短期獲得。
其次,因為在換工作之前要保住工作,需要耗費額外心力處理利害關係人的期望,愈沒有專業門檻或證照保障的工作愈是如此,例如行銷類職位。在這兩種條件下,察覺到資本規模造成的利息差距(而且各種意義的資本都是如此),躺平是理所當然的推論。
總體來說,注意力無法集中解決工作所遇到的問題,進而累積成就感,而是做一行望一行。藍領或所謂的體力活,反倒比較不會遇到這種無聊。
工作無法讓人全神投入,那另外生產自己覺得有意義、能不斷銜接下一步的事情,總行了吧?這裡遇到的困難是,產生資訊的要求大過產生意義的要求。意義,也就是可銜接,意味著能把某個東西嵌進更大的格局裡,從它跟其他事物的關聯來理解它。修機車跟禪有關,儀式退出現代社會跟我們表達和理解他人的能力退步一起發生,驚悚片跟修復生活有關。
資訊剛好相反,它突顯事物,最好簡單到二元對立,愛或不愛,別搞曖昧。現代社會資訊過剩,從股票漲跌到寰宇蒐奇(「偷玩媽媽的假屌發現是爸爸翻模」),一睜開眼睛就有各種消息簇擁著你浮沉,但這不能回應你為什麼存不夠錢進場,也無法解答為什麼你要在通勤路上參與梅麗莎的尷尬——後面的問題關乎意義。
其次則是自戀,或說對過度在乎自我評價。這種情況通常也非己願,而是社會化過程裡未獲得足夠協助,培養揣摩人心的想像力,無法信任「別人也是在演繹一個角色」,總覺得歹事都是其他人的惡意,衝著自己來。另方面,因為人們愈來愈沒有能耐,挑戰自己所屬階級所受的支配方式,使得個人的職位、收入彷彿真的反映此人的能力(階級流動性變差),自我評價就愈顯得牢靠。前一種動力降低人跟自我拉開距離的能力,而在什麼事情都跟「我」有關之後,後者則鞏固自我評價。
偏偏自我是杜撰出來的,什麼也挖不出來。挖不出狗屎也挖不出黃金,沒有辦法創造可銜接性,唯一便宜了賣鏟子的人。
同樣,歡迎轉發給你認為會感興趣的朋友。
做了表單,讓你可以分享想法、評論本週內容無聊或有趣、敲碗題目或向我提問。歡迎給我回饋:
👉 與我分享你的想法
本週遇到的有趣事物
- 未完成的完成:大江健三郎的《晚年樣式集》:我不是很喜歡董啟章把「極少數的知音人」當成前提,但前面的分析和介紹還是可以讀。
- This sausage-shaped part of your brain causes out-of-body experiences:刺激楔前葉似乎能造成幽體抽離的經驗?
Show notes
- 在家做生魚片
- 幼態延長:《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 抵達中年危機的第一條路徑是由(白爛)工作:《拇指姑娘》,p.63、《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 偷玩媽媽的假屌發現是爸爸翻模
- 自戀:《再會吧!公共人》,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