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資訊首重培養品味和劃界線
Hi there,
趁端午補班,在小琉球寫信給你。
近年看到不少比自己年輕的人談到,資訊湧入的速度,遠比他們吸收的速度要快;看到子彈筆記術和 Notion 的課程大賣;看到 Instagram 上充斥理財分享的貼文。還沒有能力處理大量資訊,就接收到大量資訊,何嘗不是一種詛咒。反過來說,「我想,人心沒有能力串起所有念頭,是世上最慈悲的事情。」
要克服詛咒,一是建立自己處理資訊的系統,一是放手讓環境決定。兩者看似矛盾,但一體兩面。
過去,宗教曾長期提供一般人待人處世、安身立命的基本觀念,後來則是義務教育乃至於哲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大學裡的學科。相較於宗教,學科的好處是能更快因應社會不同功能的演化,提出問題和解法,但學科不如宗教全面,尤其照看不好人們的日常生活。
其次,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不需要事事講求合理或合乎科學;遇到有可能危及生活的事情,再端出這種精確態度來對付也不遲。甜點可口就吃吧,信教舒服就信吧,不過投資、國防、央行如何管理外匯存底,就不能馬虎看待了。
資訊過載的原因,就在於有太多觀點競逐生活某個面向的主導權,我們一個都不想漏掉,同時又欠缺劃出界線的能力。我們祭出營養學對付甜點、用邪教量表對付舊的和新興的宗教,至於投資和國防,則求諸 IG 限動、面冊賢達,以及為了內容行銷而量產的文章。嘴裡嚼著今天的晚餐,眼睛看著 YouTuber 介紹明日的美食。
上段有自我指涉的層次:那麼對於資訊過載、害怕掉隊,這麼日常的危機感,又該用什麼對付?(這篇文章是不是也企圖左右讀者對這個問題的判斷?)
可見,人們想拿哪裡燒製的磚瓦建立自己處理資訊的系統,沒有最佳解,只有最適解,一時對付不來的煩惱,擱置無妨,反正已經沒有餘力再多考慮、多做事,就看環境給我們什麼樣的壓力,再作應對。只是因為我們已經能辨認出自我指涉的存在,長期而言,自己處理資訊的系統也要能處理自我指涉的這一層次才好。
我自由潛水的資質差,找不到控制舌根的肌肉,做不出法蘭茲平壓。教練想盡辦法教不會,倒沒有失去耐心,就讓我反覆做基礎練習,哪怕一點點進步都好。處理資訊的基本練習是分辨重要程度,哪怕一點點進步都好。做不到,就練習捨得。所幸每次不跟進某則資訊,都是我們能做到、甚至做好當前那件事的契機。
同樣,歡迎轉發給你認為會感興趣的朋友。
做了表單,讓你可以分享想法、評論本週內容無聊或有趣、敲碗題目或向我提問。歡迎給我回饋:
👉 與我分享你的想法
本週見聞的有趣事物
- 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朋友推薦,借花獻佛。剛讀開頭,應該會是不錯的佛學入門書。
- 編輯器 Zed 的團隊用 Zed 為平台,嘗試公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