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典獎爭議 | 評論的功能
Hi there,
台灣文學金典獎的爭議,輿論看來已經平息。人們為偶像和心愛的作品抱屈,似乎是沒辦法維持兩週,更別說落實到維護文學場持續運作所需的創作(甚至為支持創作而另行勞動)、編輯出版、審讀選拔、說書講故等日常的勞動。有人說,「出狀況」是因為台灣文學評論積弱不振,不過,別說文學,各個領域的評論好像都不曾振振有詞——或許政論可以除外。
評論是一種二階觀察,也就是觀察其他觀察者如何觀察。以文學評論來說,一階觀察者是指作品,作品以某些區分選擇它要討論的對象,達成娛樂、諷諫、陳情、抒情等效果;二階觀察的評論,就是觀察作品如何觀察,包括但不局限於角色塑造是否刻板。
評論本身也可以是評論的對象,譬如我就認為「角色塑造是否刻板」是假議題,值得探討的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塑造角色,能否達到效果,而讀者是否滿足於這樣的效果。如我先前的說法,《Pluto》裡的角色如諾斯二號、鄧肯爵士,乃至於艾普希倫、御茶水、薩哈多等都像現實人物開雪餅濾鏡一樣刻板,但這些角色共同支持以暴制暴、斬斷仇恨連鎖的訴求,任務圓滿,只是要付出整個故事複雜度太低的代價,有些讀者完食只覺得舌頭麻。
從評論到結構變化的因果鍊,太長太渺茫,難以期待。這裡的結構變化,包含社會系統和心理系統的結構。用這次事件舉例:金典獎修改評審規則(小如釋出決審會議逐字稿,大如取消文類分野,改採其他論題),這是社會系統;某讀者轉身投向自己不聞、不問也不讀的題目,這是心理系統。
難以期待,難以形成結構,自然「積弱不振」。畢竟沒有什麼能保障人投入評論的心力,能得到任何回報——名聲?但除非有計畫用名聲換更多名聲或其他事物,不然評論寫出來,有機會成為機器學習的養分已稱殊勝。反過來說,正因為沒有什麼保障投入評論的心力,正因為評論跟結構的因果鍊渺茫,有價值的評論才有較高的機率被辨認出來。
畢竟人們向評論索求的,通常又是另一回事。溝通不被接受,或者說沒辦法由結構強輾拒絕的時候,就是會鬧騰,就是要叫囂,在某些事件或形勢下產出的評論總是有滿足這類情感的面向,而這樣的評論不難言之成理,就像你總能從 Google 地圖的低分評論找到不吃一家 3.5 星店家的理由。
回頭來說我自己對文學獎的想法。我已經沒什麼時間看書,我把這些評選當成專業讀者花時間提供的選書服務,就如同金曲獎或諾貝爾獎。其實不只有文學,即使在冬夜,台灣出版業每年還是出版三萬種新書,而且因為從業人員的水準提升,新書裡值得瞄幾眼的比例,恐怕也在上升。就跟流行音樂的情況相仿,除非特別花心力關注,不然我看身邊聽團仔也不怎麼跟得上、記得住後起之秀的名字。
這還只是在台灣,這世界值得一看的東西不可能不經過選擇就來到眼前(不然就是萬聖節),而選擇就如同社會的任何一個運作,都有成本。專業讀者的時間值多少錢,撥撥小算盤,幾乎零成本換「下一本書」的資訊豈止划算。至於品味,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就好比,為前述角色刻板印象議題發聲的其中一位,我買過選書服務。收到書,一本讀過(冗餘),一本已在待買清單(稍微省了心力),但我為第三本帶來的驚喜而振動。假設回購多次後我不再振動,那就是我停止跟該選書服務來往的時候,但我們曾經互惠過。我們跟文學獎之間的小問題,很可能是不曾互惠過。
單方面的消費,甚至連為自己的品味負責的念頭都沒有,常常會讓維繫系統運作的多方勞動,被化約成「品味的暴力」。實情可能是,憊懶的評審沒辦法在不傷和氣的前提下多談個人品味,情緒勞動甚至更辛苦。不平的讀者沒辦法或沒意願投入更多心力,跟自己的觀察和作品拉開更長的距離再觀察(通常這樣做就不太想發言了)。
我們更容易信任振振有詞、而不是說話處處疑慮的人,即使前者的自信沒根據,那也是日後的事情。既然日後受檢驗的機率甚低,更簡單粗暴的作法,或許是貫徹品味的暴力。與其把評審過程轉化成跑酷鬼抓人,或是殷殷陳述得獎者為何得獎、為落選者委屈,不如就憑實力兜出一個脈絡、講一個連貫的故事,激發信心。心中有瓜樹,還吵吃瓜嗎。
說到底,評論可以做到的事情,消極是指出一階觀察的盲點,持守是貢獻於既有的論題,進取是建立新論題,邀請其他人一起參與。
我所期待的「文學獎」,大概是打破文類藩籬,改採論題來收參獎作品。就好比,像〈軟體物件的生命週期〉這樣深入觸及多種議題的小說,難道只能參加一個年度的小說評選?對人造物產生依戀,有相同愛好的人形成社群,開始為維持這段關係而經濟。這篇小說描述的過程,將會是人類社會接下來持久的主題。如果獎項探討的是同論題的作品,或許更能凸顯論題的諸面向,作品相得益彰。可惜我無法振振有詞地這樣主張。
我請 GPTs 的 Creative Writing Coach 評論上文:
- 結構明晰化 - 原文例子:「台灣文學金典獎的爭議,輿論看來已經平息。人們為偶像和心愛的作品抱屈,似乎是沒辦法維持兩週,更別說落實到維護文學場持續運作所需的創作、編輯出版、審讀選拔、說書講故等日常的勞動。」 - 改進建議:可以先引入一個清晰的開場,指出文章的主旨,例如:"本文將探討台灣文學金典獎近期爭議背後的更深層次問題,包括公眾對文學的認知、文學評論的現狀,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文學獎的運作。"
- 簡化語言 - 原文例子:「評論本身也可以是評論的對象,譬如我就認為「角色塑造是否刻板」是假議題,值得探討的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塑造角色,能否達到效果,而讀者是否滿足於這樣的效果。」 - 改進建議:可以重新表達為:"當我們評論一部作品時,我們不僅評估其內容,如角色是否刻板,更重要的是評估其創作手法是否有效,以及這些手法是否能滿足讀者的期待。"
- 具體例子 - 原文例子:「這裡的結構變化,包含社會系統和心理系統的結構。」 - 改進建議:可以加入具體例子說明:"例如,當金典獎改變評選規則,如取消文類分野,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系統(評選過程和標準的變化),也影響了心理系統(讀者和作者對獎項的看法和期待的改變)。"
- 觀點的明確性 - 原文例子:「單方面的消費,甚至連為自己的品味負責的念頭都沒有,常常會讓維繫系統運作的多方勞動,被化約成「品味的暴力」。」 - 改進建議:這段話的中心觀點可以更明確地表達,比如:"這種單方面的文學消費態度,不僅忽視了為自身品味負責的重要性,也減少了對那些維持文學生態系統運作的人們(如作家、評論家、出版人)的尊重。"
- 結論加強 - 原文例子:「說到底,評論可以做到的事情,消極是指出一階觀察的盲點,持守是貢獻於既有的論題,進取是建立新論題,邀請其他人一起參與。」 - 改進建議:結論部分可以更加突出您的核心論點,例如:"總結來看,有效的文學評論不僅揭示作品的不足之處,更能對既有的討論做出貢獻,甚至開創全新的討論範疇,吸引更多人參與文學的對話。"
你覺得上述改進會讓你更好讀嗎?
👉 與我分享你的想法
歡迎轉發給你認為會感興趣的朋友。
本週遇到的有趣事物
- No.129 对谈钱婧: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确定性?:各位出社會多年用不著,但總要跟年輕人對接,或許需要了解他們怎麼想的。
Show notes
- 從業人員水準提升:就我認識的範圍而言。不過綜合從業人員的學歷、台灣教育服務的品質,乃至於產業變化,這樣判斷應該不離譜。當然跟先前哪段時間、或是跟哪個地區或語種比較也是個問題,不過我對其他地區的出版史或業態都毫無所悉。
- 這還只是在台灣:我最近訂閱 ArchDaily,順帶從它所屬的集團 DAAily platforms 得知 designboom。ArchDaily 有世界版跟中國版,內容不同,世界版介紹的案子比較對我胃口,但中國版娛樂性比較高(?)。
- 第三本帶來的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