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定位
幫產品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把自我當成一種產品、幫自我定位,更容易受已經投入的情感左右而作繭自縛。
Hi there,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還不算錯,恐怕也會誤導人。癥結不是出自酒多香、巷子多深,也不是酒家倒閉前有多少錢能燒,而是「什麼時候需要買酒」。根據使用情境和交易頻率不同,潛在顧客拿來跟酒相提並論的事物就不一樣。澆愁的酒,佐餐的酒,縱酒的酒,展寶(tián-pó)的酒,放在一起想的或許是安眠藥、茶、交際場所、名車。那條巷子會通往酒家抑或通往替代方案,迂迴或短捷,一問顧客,答案往往出乎意料。
幫產品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直觀也常見的作法是,從功能出發,能做什麼、擁有什麼性質,來決定產品歸入什麼類別,再貼著類別,增加形容詞,比方說「最專業」。按照這個思路,能輸入文字、增添樣式的是筆記軟體(於是 Telegram 也是一種筆記軟體);能閱讀、獲取知識的就是書(所以維基百科也是書)。
更好的作法,當然是凸顯差異。舉例來說,Netflix 標榜源源不絕的內容,Disney+ 只說你鍾愛的都看得到,Mubi 則揚言讓你看大作。巴哈姆特動畫瘋?憨慢說話但實在:列出所有架上的動畫。
再鑽點牛角尖,上述定位無法區分功能、益處和價值。一件事本來做不到,藉產品的功能而有辦法做到的,那是益處;萬一還對應到顧客試圖達成的目標,那就是一項價值。某人勤追劇而有辦法跟上同事的話題,甚至親朋好友想看劇就來問推薦,對這人有所依賴,這人想傳達自己的想法給周圍的人也不愁沒機會,那就是串流影音平台的價值了。
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Heptabase 標舉的價值,是幫助使用者從複雜的題目理出頭緒。錄製說明影片的軟體 Loom 改寫那句老話:「一支影片抵過千言萬語」。
在定位這一技術上,出版業格外內捲。光是出版物數量龐大,分類就難免細碎,因為能讓出版社投資出版,企劃、編輯、行銷多半相中了這本書在品類中與眾不同的特色,乃至於為這本書左踢右踹,清出一個定位,久而久之,分類就變得細碎了。反過來說,市場上有那麼多把傷害跟家庭或家族綁在一起的小說,難道有那麼多讀者都能起共鳴?未必吧。最後就歸入「純文學」。
定位當然不見得只有一種,不同的定位通常對應到不同群顧客,而分群也是做足功課才能洞悉。分群就是找出在乎品牌、產品的一群人,(除了你的品牌、產品外)還買過、喜歡什麼品牌和產品,他們的品味、購物和使用產品的習慣等。一對一的家教或補習班,服務的是有錢但沒時間或意願陪伴孩子的家長。除此之外,有學歷需求、但待不住大班課條椅的人,也會是值得耕耘的客群,因為他們在前三志願的中段學生當中,感覺格格不入。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顧問成功的秘密》,它的書背和博客來單品頁寫道:「如果你是一個顧問,或曾經聘請過顧問,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但我顯然屬於次要分群,因為描述我的那句話,字級比較小。此書幽默又富洞見,其中一項是「知道怎麼做」(know-how)的價值遠不及「知道什麼時候做」(know-when)。運用在定位,那就扣回前面提過的,產品有若干功能、有機會帶來若干好處,但只有在顧客抱持明確期望的時候,才能發揮價值。
為人定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扣除雙親,我們通常是自己的第一個行銷。雖然我出社會後做的事情大半跟行銷有關,在行銷自己這件事上,手腕還是偏遜(這不是件好事,也請別錯當謙虛)。淺談兩點。
首先,把人當產品看待不容易,除了調和「把人當手段」等(其實無關的)想法,也要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賣」,生活想追求的是什麼,又要向誰兜售。妙的是,人之為產品,隨時都在「改版」的過程中,朝什麼方向改,扣聯著生活的追求。但棘手的是第三層,也就是我們會拿產品的一時成敗,標定自己的價值,卻忽略了「顧客」眼中的價值。
其次,我們很難把自己的功能(和缺失)、益處(和毒素)和價值,跟我們對自己的情感脫勾。我們時時照料自己,就像成長小說裡的奶媽,難免敝帚自珍或犯中二。相反的情形則是基於長期照料、持續失望而來的貶低。我個人的功課,就是持續衡量自己多大程度是自命不凡、自居清高。就此而言,統計是有益的。統計能讓我認清,憤恨十數年後,自己各方面也不過比中位數好一些罷了。
對自我的情感難以割捨(或許也不宜割捨),於是,決定中止一項追求,有時比決定結束一家公司難——當你是創始人的時候,兩者說不定是同一個決定。轉系、轉行、提分手、賣股,連整理房間都可能會讓人糾結不已。離死亡愈近,這類決定往往更困難。
所幸,不論是有待定位的產品是自我,還是某項事物或服務,第一步功課都是設法了解顧客、使用者的想法。現下的行銷知識告訴我們,優先搞懂在乎產品、愛產品的顧客為什麼在乎、為什麼愛,問「沒有產品的話會做什麼」以了解他們拿什麼跟產品相提並論,由此盤點產品的價值,歸納出主題,得出對各群人的定位。
找人聊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
Show notes
本文關於定位的想法,全部來自《Obviously Awesome》。
Netflix 標榜源源不絕的內容:Netflix 目前的標語是「Unlimited movies, TV shows, and more」,Disney+ 是「Stream all your favorites and more」,Mubi 是「WATCH GREAT CINEMA」。Heptabase 是「Make sense of complex topics」,Loom 是「One video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還買過、喜歡什麼品牌和產品,他們的品味、購物和使用產品的習慣等:投放數位廣告時,這些資訊格外重要。
《顧問成功的秘密》
決定中止一項追求:暢銷書作者 Annie Duke 2022 年出版的《Quit》就在討論何時該退出。
離死亡愈近,這類決定往往更困難:有些人的定位於是轉向對神明或來生。
偶遇的有趣事物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北美館展覽,展期到 6/30。從國民黨政府敗退來台開始導入中國元素(臺灣銀行高雄分行)、美援(成大未來館)、中國復古(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一直到楊德昌《青梅竹馬》的 1980 年代。展出的模型眾多,認真看的話,一個下午走不完。
《忽左忽右》324 畅游核冬天:从《辐射》谈核大战下的废土想象:不熟悉 Fallout(台灣翻譯《異塵餘生》)的人可以快速補完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