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還沒讀就不必讀了
關鍵假設錯了,即使有趣的觀察不一而足,讀來還是讓人氣悶。虛構的世界不需要性來維持——退一萬步,這是本書該解釋的假設。
Hi there,
上一期說要自理狗糧,那就來說說御宅研究。
去年(2023)此時,心靈工坊出版齋藤環的《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審定人和推薦人找了好幾位心理師,台大宅研也有開(第二次)讀書會。評論者東浩紀「追封」本書為開啟「社會學與次文化的分析交錯」時產生的「新批判」的「姊姊」,東寫道,歐美當時仍未出現這類針對網際網路和御宅文化的作品。當時神奇寶貝的風潮雖已席捲「遠東」,歐美亦不乏自居御宅族者,但評論或研究多不是日本這批人的進路,亦即從思想而非資料去把握現象。
但我讀完之後,覺得書底如果要印字的話,應該印東浩紀寫的〈後記〉的幾句話。大意是東讀完本書,認為「整本書帶有嚴重的不協調感(儘管能被細節的論述說服)」,於是他寫《動物化的後現代》時,「避免解釋作品」、「比起視覺表象(image)更關注與消費形態」,繼而指出,本書的不協調感,來自齋藤環從性相著手分析御宅族。而且,容我補充——或許出於精神分析的傲慢吧——完全沒有說明為什麼非得這樣分析不可。
我讀東浩紀的書都沒有這麼同意他。
隔了近兩輪再讀本書,其分析確實仍有可參考之處,只是關鍵全錯——不是過時,單純就是錯了。
媒介特質
齋藤環正確掌握到,御宅文化已經自成系統,或者說,它有辦法把外部事物用它自己的形式處理。例如「污染」表現為宮崎駿動畫裡有質量、黏性、深沉顏色的圖像,「成年」在庵野秀明的作品裡變成要不要坐進駕駛艙(以及在駕駛艙裡的種種精神失序)。當時風行的形式即漫畫和動畫,齋藤認為都具有以下特質:
高度取決於脈絡(按照齋藤環的描述,我認為理解為高度取決於對此媒介的素養較佳)
無時間
齊唱(多重符碼彼此補充)
角色沒有性格,只有規格(spec),雖然表淺但
經常能夠產出「魅力的典型」
大概歸納,意思就是沒看過(例如)漫畫的人不容易看懂漫畫,隨著愈看愈多,逐漸捕捉到格和出格、效果線、表情符碼、狀聲詞等構成漫畫的形式,理解其意義和妙處,就會愈來愈融入其中,甚至有時會讓人感到刺激過剩。角色沒性格、只有規格這一點,大概是東浩紀所謂資料庫消費的姊姊吧,在齋藤環這裡,大意是漫畫和動畫裡,一個角色通常只著重演出一種性格面向。
至於「無時間」這點,這裡無暇細談為什麼這是個很蠢的用詞、齋藤環導入「時計時間」和「契機時間」根本毫無必要,總之,齋藤環想介紹給讀者的是,漫畫和動畫能以十分彈性的手法表現時間。
莫名其妙的假設
如果說符合前述性質各種媒介構成一個系統,那媒介就要能根據固有的邏輯選擇下一個元素。也就是說,當早川秋抵達現場,不能突然下略五千字地用文字描述他怎麼召喚的狐狸惡魔(附神秘學文獻,以 MLA 格式引用),《鏈鋸人》的作者藤本樹必需思考,早川要怎麼進行「召喚」這爛大街的動作,是要唸咒還是畫魔法陣(下一格要畫的內容就不一樣),圖像上還有沒有未被發掘的可能(他找到了)。如前述,正確認識御宅文化已自主的齋藤環寫到:
所謂「自主的」也更代表這個表徵空間不再是接收者慾望的單純投射,而在內部建立起「自主」的慾望經濟。
沿用《鏈鋸人》的舉例,即藤本樹試圖用符合漫畫語法的圖像,滿足讀者對少年漫畫裡戰鬥圖像的期望。
但齋藤環的下一句卻讓人無比錯愕:
這時接收者的慾望愈接近異性戀,想像中「表現出來的性」就愈是有必要克服、脫離這樣的慾望。漫畫及動畫的多態性倒錯,與接收者慾望的健全性之間的落差,大致上可透過這樣的觀念去梳理。
這句話放在全書的意思是說,一碰到性(先不管什麼戀囉),漫畫和動畫裡數不盡的擦邊球,都要被解釋為觸身球。性倒錯,在這裡是指本來應該投注在性行為的能量,被投注在其他地方,而「多態」就只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偏離「一般人」的想像。
這段話乃至於整本書的荒謬之處在於,齋藤環明明已經承認御宅文化有自主的慾望經濟,卻又說:
能否對著動畫打手槍是區分御宅和非御宅的分歧(78)
前述刺激過剩的情況會削弱動畫、漫畫故事的真實感,關於性的矛盾和操作「為故事導入真實的核心」(254)
性慾能抵禦虛構被破壞(261-2)
諸如此類的說法,讓本書的論證似乎變成:
御宅文化裡的媒介有若干特殊性質,促成御宅文化的系統能分化出來,但也使得刺激容易過剩,傷害虛構的實在的真實感。
能接受御宅文化的人,不但能輕鬆出入各種虛構實在,而且不需要擁有有形、可觸的事物,只要能談論那些虛構、二創虛構,都能佔有之。
戰鬥美少女這類角色恰好能讓御宅族傾注性慾,維持虛構的實在。
齋藤環對戰鬥美少女的歇斯底里、創傷等的分析,在此略過。我不認為那是會長存的解釋。不過下面這段值得一提,其中把戰鬥少女跟媒介相提並論,建立了其中的連結。
根據齋藤的說法,以綾波零為典型,戰鬥少女的存在沒根據、缺乏創傷、缺乏動機,「因為空虛,所以她們能夠永遠安住在虛構的世界裡」,成為漫畫與動畫這一系統,不斷用新圖像、多數時候則是用舊圖像設法掩蓋的悖論。到此為止可以接受,但一講到慾望,齋藤似乎就放棄論證:
她們就是因為被放置於極度空虛的位置,所以才能夠獲得理想陽具的功能,使故事運作。而我們的慾望也因為她們的空虛而被喚醒,不是嗎?
當然不是。
姑且不說非異性戀對綾波零能產生什麼慾望,如果角色空洞能喚醒慾望,那麼角色盈實何嘗不能喚醒慾望?《魔偶馬戲團》的才賀勝、《烈火之炎》的小金井薰,有來歷、有創傷、有動機,難道無法喚醒正太控的慾望?《來自深淵》故事開始時同樣來歷不明、邊走邊拾起動機的雷古?我還以為綾波零或雷古、甚至草薙素子這類角色,本身就是從無(記憶)到有的想像實驗。
回到前面整理的論證,其錯謬(重申:不是過時,是錯謬)在於把偶然的耦合,假定為支持御宅文化的基礎,還由此出發開展分析。偶然的耦合,意思是御宅文化裡的媒介或故事,跟性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跟御宅族個體的心智也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矽膠跟性的耦合程度恐怕不亞於漫畫或動畫,齋藤環要不要從矽膠來一點精神分析。
本書初版經過二十多年,更清楚的是,齋藤環提到的出入虛構、多重定向,廣泛體現在廣大網友的生活,(過勞)直播主、迷因、VR/AR/MR、NFT、(低端)YouTuber 的生活方式、線上占卜、寵物溝通、ARG、(獸圈)出毛,包含但遠不限於御宅族。動畫與漫畫的閱聽人早已龐雜到不可能為其「主體」勾勒輪廓,也就是說,從「主體」出發的研究進路肯定要補強,如果不是撤換。另方面,這些虛構的實在顯然不需要性來支持,而是跟性共振共榮。
該怎麼撤換?我認為其中一種進路是持續考察媒介可以怎麼玩,其次是參與這些遊戲的條件。為什麼全都是擦邊球,卻還能打得有聲有色。
至於圍繞著心靈工坊版本那股揮之不去的心理師氣味:「建構動漫閱聽人主體」、「專屬於動漫族群的心理學」這些推薦序標題,讓人想起精神病學的各種畫靶工程,彷彿「動漫閱聽人」是有效的分析單位、「動漫族群的心理學」不會成為莫名奇妙詮釋的令箭,如同御宅族和拉岡之於齋藤環。
Show notes
不協調: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描寫從不協調到協調,可以對照齋藤環的不協調。
狀聲詞:以前領略狀聲詞還需要會認會讀五十音,有出版社努力克服這層翻譯,請參考:〈松本大洋漫畫裡的中文狀聲詞怎麼寫出來的?〉。
刺激過剩:試想伊藤潤二的《漩渦》和《魚》。
一個角色通常只著重演出一種性格面向:與其說例外不勝枚舉,不如說齋藤環的分析範圍限於他羅列的那一大堆有戰鬥美少女的漫畫和動畫。
Orc 為球根讀書會製作的簡報:怕是本書最清楚的摘要了。
YouTuber 的生活方式:例如〈鍾明軒與底層網紅〉。
龐雜:昨天看《葬送的芙莉蓮》前 25 話在巴哈動畫瘋的累積觀賞次數破百萬,這是本季新番。
ARG:比方說《還願》的前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