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保存潛能與基礎設施
人的工作與認真,為什麼政治生活裡最好保存不做事的餘裕,而且最好是在基礎設施的層次上保存。
Hi there,
每年此時,向監察人報告去年業績,試著把數字變化交代清楚,總是深深感到當責、會計和說明,為什麼都跟 account 有關——沒辦法交代清楚的時候,真的會質疑自己的人格。不夠勤謹甚或鬆懈的時刻累積起來,可能就會變成一筆不小的差額,鬆動信任的卯榫。
比起營業額,說明自己在想什麼,好像比較容易;畢竟你讀得懂或不懂,總不像數字一翻兩瞪眼,我頂多負一半的責任。於是忙碌之中撥時間寫這份電子報,對我來說跟重訓或跑步一樣,要花力氣,卻能放鬆。至於我為那一半責任額外傷神,那是另一回事了。
反過來說,這也是我逼自己繼續練習經營的理由。我不能耽溺於太容易賴皮的事情。比方說,上週聊的內容當然不是信手拈來,而是查閱 F. E. Peters 的《Greek Philosophical Terms》,索引幾個條目,草草綜合而得。我忘記在 Show notes 說明,是不是就被我賴過去了。
不過,後來我查閱自己的筆記,隨手翻書,倒是發現幾個詮釋的要點,果然還是放在 dynamis、而非 energeia。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岡田麿里那樣,相信前額葉未完全發育的時期裡的全神貫注。那很美,但通常不聰明。話說回來,人類累積的智慧固然不愚蠢,但浸潤太深也讓我們溫吞。在大眾取向的故事裡,溫吞的角色註定是要被轉變的。
在不愚蠢和溫吞之間踩一個平衡,就像在政治宣傳和冷眼諷世之間選擇不全然冷眼諷世,培養冷眼和諷世的能力才是根本。或者說,一邊認真生活,一邊有餘裕將自己的認真置於疑地。以下嘗試說明。
人不大可能過一種「一般而言」的生活,總得以某種方式營生,而且活在一群人之間。人營生的方式很大程度界定了,對此人而言,什麼是好的。人的營生,通常就是人的工作,或者說人在世上行的功,多半都投入到工作。
不過,形形色色的工作顯然無法窮盡人能做的事情。思考這個題目的時候,亞里斯多德選擇切分,即剝除攝取營養而維持的生命、剝除知覺,剩下的就是「講某種道理的積極生活」,這當然包含上面提到的各種工作以及無法窮盡的部分,不論是哪一種,把自己操持的工作做到不凡的水準,就是認真。
大部分工作都有好壞判準,容或標準通常不是單維、單向。過猶不及,就像程式碼寫得太簡練,接手的人不易迅速理解,在需要千人持續維護的大型專案裡未必是件好事。至於我們所知的各種工作仍無法窮盡的那部分,即是希臘人所知的城邦事務,也就是政治生活。參與政治生活,領導或影響眾人,有手腕高低的差別;一群人實現了怎樣的的共同生活,同樣可以討論它的取向,進而優劣。
舉個正在發生的例子。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參與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其區塊鏈名為「延安鏈」),去年(2023)十二月推出實名 DID(去中心化身分識別)服務,倘若大規模落地,那就是每個使用網路服務的人,一舉一動都在政府掌握中。儘管你可以辦一堆「小號」,但每個小號都還是聯得到實名的、仰賴攝取營養而維持的生命。虛構身分將不存在。
台灣數發部選擇的進路則不同,台版的 DID 將提供基礎設施(「數位皮夾」),國民可將不同組織發行的認證方式放進這數位皮夾裡,好比實體皮夾裡的健保卡、駕照、會員卡等,讓你得以進出不同組織。差別在於由政府提供這個認證的基礎設施。由於只在需要認證時,提出認證方式就好,各組織儘可參採不同認證方式。可想見,打疫苗還是需要健保卡,但開個帳號上脆胡啐並不需要透露身分給國家,虛構身分仍有存在的餘地。
事情通常有很多作法。如何發想、如何選擇、如何執行作法,凸顯一群人跟另一群人的差異。
大家都認真的情況下,人與人的差異能在共同生活中實現多少、保存多少,最後是不是歸結到出身和實力政治呢?前者無從選擇,後者對非從業者來說,當下無從討論,只有事後檢討。
我不想驟下結論,但也沒有餘裕細述中間的推論,不過,保存潛能是一個重要的主題。也就是說,人不能只有積極生活,也要保留思考的餘裕;除了讓自己活下去的勞動和留存在世間一段時間的工作,也要有無活動的餘裕。行動中的人最好偶爾也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認真。要求所有人時時刻刻「動起來」的社會,不論是文革、「新生活運動」還是 D.A.R.E.,執行起來都有其「可怕」之處。上面提到的基礎設施的差別,很可能就會是能保存多少潛能的差別。
Show notes
F. E. Peters 的《Greek Philosophical Terms》
在政治宣傳和冷眼諷世之間選擇不那麼冷眼諷世:改寫自〈我的野百合學長們〉,丁允恭,《擺》。
DID:W3C 於 2022 年推出的標準。
數位部提出台版 DID:不發新證件!以卡片皮夾建構事實身分:數位發展部的網站找不到官方說法,但黃豆泥都上了《區塊勢》podcast 說明,姑且可視為某種官方說法吧。
由政府提供這個認證的基礎設施:上線後完全靠交易當下支付「燃料費」(gas fee)就運作、分散式的 Hyperstructures,似乎是推動時可以參考的方向。
上脆:脆是指最近流量紅利很大的社群平台 Threads。
偶遇的有趣事物
Rebecca F. Kuang:
她上 Conversation with Tyler:節目和逐字稿。
訪談中,兩人從科幻小說聊到出版業的現況和作家這行飯。有趣的話題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哪些作家善用註腳。討論到為什麼英語世界讀《紅樓夢》的人遠少於奧罕.帕慕克的時候,我覺得兩人的說法都滿膝反射的。Kuang 還會提高行健?我覺得高行健只是因為會法文而已。
但我滿認同 Kuang 對科幻的品味。Cowen 問為什麼《北京摺疊》很重要,說西方科幻小說沒有類似的作品,Kuang:「是喔。」《The City & the City》(台譯:被謀殺的城市)或許不算完全相同的概念,那 1998 年的電影《Dark City》呢?就看這五分鐘。被雨果獎拒絕:Kuang 自己的說法。雨果獎主辦單位的說法隨便找都有,就不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