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sy’s Newsletter

Subscribe
Archives
May 23, 2021

创作空间、陶艺小店、克服求助的恐惧(2021.5.23)

Hi 大家好呀,

之前每次写 newsletter 太累了,写完都会想下次一定不要写这么详细!结果还是照旧。想分享的东西实在太多,东挑西选纠结很久。只好告诉自己 newsletter 主要作用还是分发博文,不能主次颠倒。

这周的分享会稍微轻松一些(虽然仍然花了很久)。把 Recommendations 栏目改名成了 Roaming,这样没有那么多「推荐」的压力。我随意分享,大家随意看看。

以下是本期通讯的内容。

* * *

Writings

To Run or Not to RunESSAY

This is the question. 进站发现地铁到了,车门开着,这个时候要不要冲?我用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讨论了一下如何思考生活里的机会和抉择。

奔跑的活火NOTE

读完《商禽诗全集》后尝试着写写散文诗,记录一个在雨中跑步的午后。写完还有点沾沾自喜,可是越读越不对劲——这怎么有点起点文学的味道呢?

爱情就像等电梯NOTE

同样是列车停站的隐喻,这次是在坐电梯时生发出来的。结论是——看似毫无关联——爱情是留给主动的人的。不作出奔跑的姿态,悸动也就随电梯而去了。

反思性的介入NOTE

写这篇时找到了最开始写博客时的那种感觉,单纯地记录想法、跟自己对话,不去想为读者提供情境也不去翻译脑子里先蹦出来的英语词。

失却手机的下午NOTE

手机电池鼓包了拿去修,于是在商场里度过了一个没有手机的下午。从两件观察到的小事中感受到了人际互动的消逝。

Roaming

大师们的创作空间PICTURE

看看这些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环境就知道,less is not more, less is a bore(even for Steve Jobs)。极简主义里的法西斯倾向乃创意的敌人,需拥抱多平面信息输入。

☞ Molly Mielke on Twitter: "Mesmerized by creation spaces. Silvia Bächli, Steve Jobs, Dieter Roth, Ralph Erskine

工具作为创意空间ARTICLE

The Context of Work 这篇论文指出,混乱的空间鼓励创意发想,而整洁的空间则促进聚合思维。作者 Sean Voisen 接着将办公室和数位创作工具作比,指出软件的灵活性可以使其既支持「凌乱」的工作又支持「整洁」的工作。

☞ Neat and scruffy work in digital tools

陶艺匠人的小店VIDEO

Janaki Larsen 是温哥华的一位本地陶艺匠人,卖手工制作的碗碟、花瓶等。网站首页上有一个平静心灵的宣传视频,展示了手作过程的片段。

☞ JANAKI LARSON | STUDIOS

生活话题的哲学漫谈PODCAST

Agnes Callard 是芝加哥大学的哲学教授,这期坐客 NYT 和 Ezra Klein 聊了许多不同的话题。我很喜欢她说话的方式和切入生活问题的视角。Aeon 也曾推荐过她介绍自己 Aspiration 一书的视频,非常有趣。哦对了,她的办公室也是五颜六色的。

☞ Status Games, Polyamory and the Merits of Meritocracy - The Ezra Klein Show

大胆请别人帮忙吧TWEET

Julie Zhuo 分享了自己克服求助他人的恐惧的故事。她说请别人帮忙也是给予对方展现善意的机会,而且 “When someone helps you, it makes you want to help others.” 最近的体会也是如此,被善意包裹之后内心充满感激和能量,想要把这些善意继续传递下去。“Counter-intuitively, asking for favors creates more generosity in the world.”

☞ Julie Zhuo on Twitter: "Before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came out, my publishers and I had a chat that left me deeply uncomfortable. "Who are some business writers / leaders you admire?" they asked. Easy. I rattled off a dozen names. "Great, can you ask them to read your book and give a blurb?" 1/10"

Questions worth asking

这期分享两个大家也许已经听说过的,一个是普鲁斯特问卷,一个是 New York Times 的「坠入爱情三十六问」。由于两者都有三十多个问题,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了。它们不仅适合用作自我反思,也适合朋友亲人之间互相了解,通过「问题」这个装置来聊那些平时难以进入、羞于启齿的话题。


祝阅读愉快。


Best,
Charlsy

2021.5.23

Don't miss what's next. Subscribe to Charlsy’s Newsletter:
Powered by Buttondown, the easiest way to start and grow y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