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经,你得有易经思维
之前一直有学生问我:“老师,易经怎么学,意思好难懂啊?学的太费劲了。”
今天呢给大家说说学习易经,你该怎么学?首先咱不能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思维方式学习。它是古人写的一本书,古人教育可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思维模式。
所以学习易经思考的角度与方式特别重要。你要有训练自己的易学思维。
《系辞》讲:“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这个象就是我要说的易经思维,
这个“象”我们应该如何的理解?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言、象、意。
言很好理解,就是语言的意思。
意怎么理解:“意,知也,心之声也”。通俗的话说:听到语言,而出现了心里的话,这个就叫意。
人们对象普遍的认识是,动物大象;
但是呢我们得有易经思维啊。
不是经常有一句话说:“夜观天象”,这个象表示现象。
象还有象征的意思。在《系辞传》里:“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表明了象征的意思。
这个象,还代表想象的意思。韩非子他讲:“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意思是说。看到象死了之后的骨头,我们就能想象到大象生前的样子,这就是想象。
古人说,有象必有数。这里的象很接近《易经》象数学的意思。有形象,就必然有数理。《易经系辞传》里面,就讲“立象尽意”。它讲是用象,来沟通语言和心意的关系。又说“系辞焉以尽其言”。它用象解决了,书不尽言的困难。
您看到一只大雁,您感知到大雁的特征特性是什么?这个东西会飞,除了飞,他有羽毛,那么我们把思维上升一个层次,这就是是象征思维。就是用逻辑去扩展它这个象的范围。
您看到鸟,它会飞。您就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或者是什么事物可以飞的呢?飞机是不是也会飞,这个就是象征思维。它代表了比赋,隐喻,暗示等。
所以你如果读不懂得古代圣贤的思维方式,你去学习,甚至判断圣贤的智慧,就会有很大的局限,甚至是错误的理解他们。
因此大家感觉到了吧,面对圣贤的智慧,有人说它是迷信,就显得有点可笑。读不懂,只能迷迷糊糊地下结论——信或不信,此之所以谓迷信。
为什么要觉悟智慧?
为什么要站在圣人的肩膀上?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孔子他老人家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意思?
各位朋友,现在大家能够明白孔子他老人家的感叹了吧!
《汉书 . 艺文志》里面讲“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古人的教学从八岁,就开始教的是象义,可见象有多重要。
其实《易经》中,言、象、意,它的推理过程,就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来推断出结果。
总结一下,象在《易经》里面,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是是人们的认识形式。
康德说,人的认识形式与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分开的。
但在《易经》中,这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在《系辞》上讲:“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前一个象,指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二个象是人们反应的形式。
所以《易经》的表现手法就是象。象征,想象,相似,形状,样子。模拟,比喻,形容,以及用一些符号,来讲事物的形状,形象,样子,性质,特点、形象、恰如其分的表示出来,与某一事物形象的逼真写照,这就是象。
那么这么说,学易经就是要要读懂象,理解象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也不完全是。
虽然大家普遍认知的预测术都需要象。例如,八字预测,你要要提供八字对吧?六爻预测,你要去撒个铜钱而得出卦象。可易经太庞大了,一辈子估计都学不完。
还有更神奇的预测方法,比如梅花易数、奇门遁甲,这些都是不需要看到形象就能使用预测的术法。
这里只是想告诉大家,易经神奇的之处太多了,易经是一切道术的基础,其中知识包罗万象,非常有趣。我们需要耐心学习。
欢迎订阅,有问题可微信我 miluwendao